在沈阳皇姑区的西北部,有一座承载千年佛教文化与现代城市记忆的公园——舍利塔公园。这座公园因辽代无垢净光舍利塔而得名,不仅是沈阳重要的历史遗迹,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沈阳塔湾舍利塔公园将于2025年9月份改造完成,并全面对外开放,目前景区配套建筑单体及连廊主体已施工完毕,下一步将进行室外绿化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公园改造大概包括:对原有建筑修缮,打造特色文化消费场景,结合舍利塔历史元素设计街区风貌,优化公园内绿化、水系及公共空间,重现“盛京八景”之“塔湾夕照”景观,引入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科技手段。

那舍利塔公园这个名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是因为园内的核心文物,“无垢净光舍利塔”。这座始建于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的八角十三层密檐砖塔,是沈阳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整个塔高33米,塔身雕有精美佛像与飞天纹饰,在1988年的时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舍利塔,既为供奉佛舍利,同时又因其地处沈州(沈阳古称)西北要冲,兼具宗教与军事瞭望功能,所以在辽代的时候,就在塔湾这个地方建了此塔。

关于它的成长轨迹

塔湾这个舍利塔是目前沈阳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比沈阳故宫(1625年)还早近600年,堪称城市历史的“活化石”。

  • 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无垢净光舍利塔开建;
  • 到了1640年(清崇德五年),对塔体进行重修,并在唐代小庙旧址上新建回龙寺(又名舍利寺)。日俄战争期间寺庙被毁,仅存古塔;
  • 1984年,规划建设了最初的公园,使其成为兼具文物保护与公共休闲功能的城市绿地;
  • 1985年,维修无垢净光舍利塔,首次系统性改造,修建仿古围墙与碑林展区,同期在塔北侧建成沈阳古塔遗物陈列馆;
  • 1986年5月,无垢净光舍利塔正式对外开放;
  • 2007年:原太平街道正式更名为舍利塔街道,强化区域文化标识;
  • 2008年,进行首次大规模修缮,加固古塔,优化园内步道和绿化;
  • 2013年:启动“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升级工程,新增碑刻长廊、辽文化广场;
  • 2015年,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增设文化广场、休憩设施,并强化了佛教文化主题;
  • 2023年,舍利塔文化片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启动,打造文旅新IP和夜游地标;
  • 2025年,计划于9月份完工并对外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9月改造完成时,这座穿越980年风雨的古塔公园将以“可触摸的历史博物馆”姿态新生。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在讲述“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故事,成为串联沈阳历史文脉的重要坐标。

佛塔为魂,文化为韵

重新开放的审理塔公园,对古塔周边历史风貌进行了修缮,增设辽代文化展示区;园林景观进行了提升,让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象;同时,在园内,增设并完善了健身步道、儿童活动区等便民设施,增强公园的互动性与舒适度。这个区域与碑林和寺院互不影响,属两个独立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那么多公园,舍利塔公园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首先就是“塔影夕照”胜景,黄昏时分,古塔倒映在公园湖面,与现代城市天际线形成时空对话,这一画面被许多游客誉为“沈阳最美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舍利塔公园以辽代古塔为核心,大家来到这里,既能感受历史厚重,又能享受现代园林的惬意。园内设有佛经石刻、禅意小品,漫步其中可领略宁静悠远的禅意美学。历次改造,对文物进行了更加完善的保护,同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些许创新,成为沈阳“文物活化利用”的标杆案例。

城市记忆的守护者

从辽代的香火鼎盛到今日的市民乐园,舍利塔公园见证了沈阳的沧桑变迁。它如同一枚跨越千年的文化印章,不同于其他公园的喧闹,更像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将辽代的佛光、清代的诗韵与今天的市井生活编织在一起,这便是沈阳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