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中国母亲的愤怒》(王成伦/文)
周口市老年书画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辉:
一口气读完成伦先生的长篇抒情诗《中国母亲的愤怒》,掩卷深思,感到:长诗不是用文字写成的,而是用炽热的情怀,用激荡的灵魂,用赤诚的爱心,用坚铮的骨气,用华夏悠久的文化,用女娲绵长的血脉,用巨龙跳动的神经,用长江黄河浩瀚的奔流……铸造而成的。诗中承载着数万万龙的传人,女娲后裔的宿愿。从字面上看,长诗用了女娲神祖的口气,其实代表了已长眠及尚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所有母亲的心声。因此,我们应以诗的感召,极力弘扬我们本土的慈母文化——女娲精神,坚决摒弃美国西方文化的入侵。这不是狭隘的民粹主义思想,而是高尚的愛国主义品质。我们要坚信:只有中国的妈妈才能保佑中国的娃,也只有爱祖先才会爱自己。

河南省西华县粮食局干部刘芳香:
从成伦政委力作《中国母亲的愤怒》抒情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化育了万物的地母之神女娲泣血的呼喊、呼唤和愤怒之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西方文化正在严重侵蚀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文化生态正面临严重挑战。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相当多的文化汉奸,他们崇洋媚外,盲目跟风跪㖭西方,毫无中国脊梁地认洋妈过洋节。
一个节日代表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民族的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和自信!作者强烈呼吁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过一个真正属于中华儿女自己的母亲节!一个富有民族气节的母亲节!让全国人民有根可寻,有祖可敬!作者强烈呼吁我们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留住中华传统文化,我中华民族的母亲节理应充溢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我中华文明形象,抵御住外来文化的侵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时刻牢记和维护我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魂”文化,“祖先文化”“女娲”文化,过一个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母亲节!尊重父母!传承孝道!弘扬母爱!学会感恩!爱国、爱家、爱人民,做一个合格的护佑中国妈妈的中国娃!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