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地震把汶川整个震塌了。很多人说那天像世界末日,路断了,信号断了,眼前全是废墟和哭声。也就是那天,有15个空降兵从将近5000米的高空跳下来,没人知道他们能不能活着落地。他们没等命令,也没人给他们指路,跳伞靠的是命和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岁的程强当时站在送别队伍里,小小的个子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谁都没想到,这句话他是真的当真了。那些跳伞的兵救了他们一家,他心里就认定了,自己以后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震后那些天,他和家人靠帐篷住着,晚上能听到余震,一动不敢动。他说,那时候就觉得军人特别靠得住。有一次军车路过,他还跟着跑了好几百米,非要多看一眼。他妈说他那时候一晚上做梦都在喊“跳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跟别人讲太多,自己暗暗记着。2013年,他真的参了军,进的就是空降兵部队。刚入伍那会儿,他啥都不说话,别人休息他加练,连队里都觉得这孩子怪轴。训练跳伞时,他悄悄写了封信放兜里,说要是有啥事,抚恤金留给爸妈。他真觉得跳下去不一定能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第一次实跳前紧张得吃不下饭,跳下来后腿软得走不稳。他自己笑说像刚从云里掉下来,一身的汗都黏着。他说那一刻脑子里只想着一句话:我终于跳了。

他后来表现特别好,2017年当上了“黄继光班”的第38任班长。那是部队里的王牌班,一般人根本轮不上。2019年他上了国庆阅兵,走在空军方阵里,他爸妈在电视前看到那一瞬间都哭了。2022年他提干成了排长,现在带着兵训练,日子一天也没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手机里一直存着一张老照片,就是他小时候举横幅的那张。他说,每次不想练的时候看看那张,就觉得不好意思偷懒。他还找到当年那批跳伞的老兵,其中七个成了他军旅路上的师傅。有人退伍了,有人还在岗,大家时不时聚一次,讲讲那一跳,讲讲现在的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跳伞那事儿,说实话,到现在很多人都不敢想。那可是三无条件:没气象资料,没地面标识,也没人指挥。他们连跳到哪都不确定,只知道下面是废墟,可能是空地,也可能是楼顶。有个兵李振波跳伞主伞出了问题,备用伞开了以后整个人被风吹偏,落地后被树枝扎穿了大腿,没吭一声,照样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15个人落地后没歇着,徒步220公里,连夜找路,架设备,引导后续救援部队。他们不是什么超人,但那几天真的拼了命。有人说那一跳,是用命砸开的生命线。这话真不夸张。

那年大家对高空跳伞的了解还不多,更别说从5000米那种极限高度跳了。现在救援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像2022年泸定地震时,各种无人机上天,一边传图一边中继通讯。到了2023年北方抗洪,连物资投递都能靠无人机。说白了,现在咱中国的救援再也不是信息孤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人还是最关键的。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总得有人愿意第一个冲上去。程强就说,装备再先进,不敢上去没用。他现在训练新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得对得起身上的伞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小程长大了,成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可他自己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他说,那年救了他的人,现在大多退了,他就接过这个班,接着干下去呗。他随身还带着一份名单,是那15个跳伞兵的名字,有些他还没见过面,有些现在已经叫他“程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是唯一一个。还有个叫吴军仪的,小时候地震时被埋废墟里,也是被武警救出来的。那时候他啥也记不清,只记得那人肩上有个五角星。他长大也去当了武警,说是要像救他的人那样去帮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年了,当年的孩子们真的长成了可以依靠的大人。那年照亮他们的,是解放军的身影;现在他们也成了能照亮别人的那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光,一直没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