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中方代表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5月12日今天下午15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终于出来了: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此次会谈意义重大,何立峰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积极落实今年1月17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本着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坦诚对话、平等协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随着4月份美方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一直到现在已经对跨境物流、跨境电商等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在关税的谈判上,我国处于见招拆招的状态,并一直诚恳等待美方的主动交流。此次中美经贸会谈,相信能够为处于寒冬期的外贸行业带来曙光。

由于对等关税的影响,仅一个月的时间,美国超市的价格也在飞涨。比如纽约的医用口罩单价超过3美元,波士顿的卫生纸从19.99美元飙升到26.99美元,而在洛杉矶的华人社区,酱油的涨幅达到了32.6%。而我国部分本来进口美国大豆、玉米、棉花、肉类这些农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的提高。
此次贸易战下,影响最大的还是跨境物流、跨境电商企业。“我们接下来的美线订单全部都暂停了,一单算了下得要亏10几万,生意做不了,而且最近资金流的压力也挺大。”浙江某美线物流公司的老板很无奈。
自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不少跨境物流老板已经加急去找非美线订单,然而纯靠传统拓客方式,比如陌拜、展会等,收效都不高,甚至很多客户聊了几次就没下文。传统的拓客方式在现今市场的收效已经不大,你在用,还有几万家同行也在用。近年来大部分物流公司也尝试通过媒体平台去拓客,但效果仍不好。
其实现在AI人工智能已经赋能各行各业的销售,如果想要找大量合作方、高价值商家,那还是得借助AI大数据拓客,市面上的拓客系统如探迹、爱企查、企查查等,无论是数据量或是实用性方面,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中美贸易战在5月剩下的时间内是否会出现转机?关税战下跨境物流还有什么转型方向?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