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村口那个开裁缝铺的姑娘,你觉得怎么样?”

“嗯?你问她干啥?”

“没啥,就是问问。”

“问问?我看你是动心了吧?不过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谁知道她啥来历?一个女孩子家,孤零零来咱这小山沟开店,背后肯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

“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哎哟,我说你这个老实人,啥时候学会帮女人说话了?可得悠着点,这村子就这么大,嘴长在别人身上,你可管不了。”

01

01

1993年夏末,华北乐安村的集市上热闹非凡。陈阳挤过人群,嘴里嘟囔着:“姑妈交代的东西都买齐了没?袜子、红糖、针线盒……”他边想边在裤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集市上,吆喝声此起彼伏,小贩们声嘶力竭地叫卖着自家的货物,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油炸食品的香气、新鲜水果的甜味,还有人群带来的汗臭。这是乐安村每月两次的大集,也是村民们采购日用品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

陈阳,乐安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父母早逝,一直跟着姑妈长大,如今二十八岁的他,却仍未婚配。不是没人给他介绍,而是他总觉得差点意思,加上整天忙着教书,也就拖到了现在。

“让一让,让一让!”陈阳听到身后有人喊,回头看时,一个姑娘正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人群,手上抱着几匹布料,看样子是刚买的。

那姑娘穿着简单的蓝色碎花衣裳,头发扎成一个马尾,看上去干净利落。陈阳认出她是半年前来村里开裁缝铺的林巧。

林巧怀中的布匹东倒西歪,眼看就要掉到地上。陈阳赶紧上前几步:“林师傅,我来帮你拿吧。”

林巧抬头,警惕地看了陈阳一眼:“不用,谢谢。”

“我是小学教书的陈阳,你的铺子我路过好几次。这么多布,你一个人拿不了。”陈阳伸出手,自然而然地接过一部分布料。

林巧迟疑片刻,见身后还有人催促,也没有太多推辞的余地,只能点点头:“谢谢,但不用送太远,到路口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肩并肩走在集市上,引来不少人侧目。陈阳试着搭话:“你这布是做什么的?”

“给人做衣服。”林巧言简意赅。

“我看这几匹花色不错,应该是给姑娘做裙子的吧?”

“嗯。”

陈阳感觉自己像是在对牛弹琴,索性也不再多说。两人就这样默默无言地往前走。

谁知,就在他们经过卖糖葫芦的摊位时,一个熟悉的声音钻进了陈阳的耳朵。

“哟,这不是咱们村的陈老师吗?这是有对象了?”何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冲他们喊。

陈阳尴尬地笑了笑:“何婶,您别乱说,我就是帮林师傅拿点东西。”

何婶上下打量了林巧几眼,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嘛,有些事情,不好意思说也正常。不过,陈老师你找对象得找个家世清白的,咱可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林巧面色一沉,陈阳见状急忙道:“何婶,您这话可就不对了。人家林师傅是正经做生意的,您别乱点鸳鸯谱。”

何婶撇撇嘴:“我就随口一说。好嘞,你们年轻人继续,我不打扰了。”

走到路口,林巧突然停下来:“布我自己拿回去就行了,谢谢你。”她伸手欲接过陈阳怀里的布。

陈阳看了看四周,有几个村民正偷偷往这边张望,不禁有些恼火:“我送你到铺子吧,反正也不远。”

林巧眉头微皱:“不必了,本来就是我的事,不该麻烦你。”

“这有什么麻烦的,举手之劳而已。”陈阳坚持道,“再说,这些布挺重的。”

林巧见他执意如此,只能默许,两人一前一后,朝村口的裁缝铺走去。

沿途,陈阳能明显感觉到投向他们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乐安村虽然不小,但消息传播起来却比电波还快,特别是这种引人遐想的“新闻”。

来到裁缝铺,林巧从兜里掏出钥匙开门。陈阳打量着这间不大不小的铺子,墙上挂着各式样板衣服,一台缝纫机放在窗边,阳光正好洒在上面,显得格外干净。

“放这里就行。”林巧指了指靠墙的木桌。

陈阳轻轻放下布料:“林师傅,你别在意何婶的话,她就是嘴上没把门的。”

林巧理了理布料,头也不抬地说:“没事,不是第一次听这种话了。”

“那个……如果村里人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别往心里去。”陈阳挠挠头,“乡下地方,就这样。”

林巧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谢谢你帮忙,陈老师。不过,以后还是别帮了,免得给你添麻烦。”

陈阳愣了一下,正想说什么,林巧已经转身忙活起来,明显是下了逐客令。他只好尴尬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裁缝铺。

02

02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有关陈阳和林巧的传言就传遍了整个乐安村。

“听说了吗?咱们陈老师跟那个来路不明的裁缝姑娘好上了!”

“可不是嘛,何婶亲眼看见他们在集市上卿卿我我的,还一起回了裁缝铺呢!”

“那姑娘长得是挺标致,但谁知道底细啊?这样的姑娘,陈老师可不能娶回家。”

陈阳走在村道上,明显能感觉到人们异样的眼光。他暗自叹气,不明白为什么一件小事能被传得如此离谱。

来到学校,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也对他投来探询的目光。

“陈老师,我听说你有对象了?”年轻的数学老师忍不住问道。

陈阳摇头苦笑:“你别听村里人瞎说,我就是帮林师傅拿了点布料而已。”

“哎,这大老远跑来咱们村开裁缝铺的姑娘,总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你可得小心点。”

陈阳正想反驳,校长刘建国走进了办公室。他招了招手:“陈阳,来我办公室一下。”

刘校长办公室里,两人相对而坐。刘校长沉吟片刻,开口道:“陈阳啊,你在咱们学校教书已经五年了,我一直把你当自己的晚辈看待。”

陈阳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校长这是要说昨天的事了。

“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看得不太清楚。那个林巧,村里人都说她来历不明。咱们是教书育人的,得注意自己的影响啊。”

陈阳急忙解释:“刘校长,我真的只是帮她拿了点布料,村里人传得太夸张了。”

刘校长叹口气:“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你想想,万一她真有什么问题,你跟她走得太近,对你的名声多不好。咱别说当老师的影响了,就说找对象这事,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传言不好的人?”

陈阳低着头,没有反驳。他知道,在这个小村庄里,名声有多重要。

“行了,你先回去吧。我相信你是个明事理的。记住,以后跟那姑娘保持点距离。”刘校长挥挥手,示意谈话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阳走出办公室,心里又气又委屈。就因为帮了一个姑娘拿布料,就被全村人当成了八卦的对象,甚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晚上回到家,姑妈陈姑早已做好了饭菜,看到陈阳回来,她欲言又止。

“姑妈,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陈阳放下书包,径直坐到饭桌前。

陈姑给他盛了一碗饭:“阳子,你知道我疼你。从你爹娘走后,我把你当亲儿子一样。”

陈阳知道,这是要开始说教了。他只好放下筷子,静静听着。

“村里都传你跟那个裁缝姑娘……”

“姑妈,我真的只是帮她拿了布料,没别的。”

陈姑摆摆手:“我信你。不过,你都二十八了,该成家了。那姑娘虽然看着不错,但咱们不清楚她的底细啊。再说了,你是村里的老师,得找个门当户对的。”

陈阳点点头:“我知道,姑妈。您放心,我没有胡来的意思。”

“那就好。”陈姑松了口气,又说道:“对了,我前几天托人打听了,隔壁村张家的三闺女不错,今年二十三,在县里卫生院上班,家里条件也好。要不我去说说?”

陈阳头都大了:“姑妈,咱能不能先别急这一时?我现在工作忙着呢。”

“忙啥忙,再忙也得顾着个人大事。”陈姑坚持道,“我都跟张家通过气了,就等找个时间让你们见一面。”

陈阳见姑妈已经把事情定下了,也不好再推脱,只好答应下来。

03

03

一周后的周六下午,陈姑拉着陈阳来到林巧的裁缝铺。

“姑妈,咱来这干嘛?”陈阳一脸困惑。

“给我做件新衣服啊,都说这姑娘手艺好,我也想试试。”陈姑一脸坦然,“再说了,我得看看这姑娘到底怎么样,村里传得邪乎,我可不信那些闲话。”

走进裁缝铺,林巧正低头工作,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到是陈阳和一位中年妇女,有些惊讶。

“您好,有什么需要吗?”林巧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

陈姑笑呵呵地上前:“我是阳子的姑妈,听说你手艺不错,想来做件新衣服。”

林巧看了陈阳一眼,点点头:“您想做什么样的?”

“就做件普通的衬衫吧,要结实点的料子。”陈姑说着,开始挑选布料。

陈阳尴尬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感觉林巧对他的态度有些疏远,大概是因为上次的闲话事件吧。

“林师傅,上次的事,给你添麻烦了。”陈阳小声说道。

林巧测量着陈姑的尺寸,头也不抬:“没什么,习惯了。”

陈姑左看右看,忽然问道:“姑娘,你从哪里来啊?看你说话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林巧的手顿了一下:“县城来的。”

“怎么想到来咱们这小地方开店?县城多好啊。”

“县城竞争大,这边人少,但也需要裁缝。”林巧简短地回答。

陈姑又东问西问,林巧却总是简短应对,气氛有些尴尬。陈阳看不下去了:“姑妈,别问了,人家忙着呢。”

陈姑瞪了他一眼,但还是住了嘴。等林巧量好尺寸,选好布料,陈姑付了定金,约好一周后来取衣服。

出了裁缝铺,陈姑若有所思:“这姑娘挺机灵,就是太拘谨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陈阳没接话,心里却想着林巧那双认真工作时的眼睛,专注而又带着几分孤寂。

就在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从裁缝铺里冲出来,大喊着:“不是我拿的!不是我!”

紧接着,林巧匆忙追出来:“小明,你等等,我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刚走到不远处,听到这动静又折回来。只见一个妇女气势汹汹地从裁缝铺里走出来,指着林巧的鼻子骂道:“我儿子什么品性我还不知道?一定是你自己拿了钱,还栽赃给孩子!”

林巧解释道:“李嫂,我真没这个意思,就是问问小明有没有看到我放在桌上的那二十块钱。”

“分明是你自己弄丢了,还怪到孩子头上!”李嫂越说越气,“你这个外地来的,谁知道你底细如何,现在竟敢污蔑我儿子是小偷!”

村里的人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陈阳见状,忙上前劝阻:“李嫂,有话好好说,林师傅不是那意思。”

“陈老师,你还帮她说话?”李嫂转向陈阳,“村里都传你们关系不一般,我看是真的!”

陈阳脸色一变:“李嫂,这是两码事。我相信林师傅不会无缘无故怀疑小明。”

这时,小明的父亲李大壮也赶来了,一脸阴沉:“怎么回事?谁说我儿子偷东西?”

场面一度混乱,众人七嘴八舌。陈阳看了看越来越难看的局面,灵机一动,蹲下身子对小明说:“小明,陈老师问你,你是不是看到林师傅的钱了?如果你看到了,告诉老师,不会怪你的。”

小明看看自己的父母,又看看陈阳,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二十块钱:“我、我就是想买那个变形金刚……”

现场一片静默。李大壮脸色铁青,一把夺过钱,递给林巧:“对不起,林师傅,孩子不懂事。”

李嫂也尴尬地说不出话来,拉着小明匆匆离开了。围观的村民们也三三两两散去,但脸上的表情各异,有同情的,有怀疑的,更多的是看热闹的神情。

陈姑叹了口气:“唉,真是的,这么点事儿,闹得人尽皆知。”

林巧站在原地,脸色苍白:“谢谢您,陈老师。”

陈阳摇摇头:“没什么,我相信你不会冤枉孩子。”

林巧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转身回了裁缝铺。

陈姑拉着陈阳离开,一路上念叨着:“这姑娘不容易啊,一个人在外地做生意,还要受这种气。”

陈阳默默点头,心中对林巧多了几分敬意和同情。

04

04

时间一晃,又过了半个月。陈姑兴冲冲地告诉陈阳,张家答应了,这周日就让他和张玲见面。

“姑妈,我这周要备课,哪有时间相亲?”陈阳试图推脱。

“什么备课,再忙也得耽误这一天。”陈姑不由分说,“张玲条件多好啊,长相端正,工作稳定,家里还是做生意的。这样的姑娘,放在哪都是抢手货!”

陈阳无奈,只好应下。

恰巧这天,他路过林巧的裁缝铺,看到一个陌生男子站在门口与林巧交谈。那男子看上去三十出头,穿着体面,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林巧的脸上露出了陈阳从未见过的笑容,亲切而温暖。她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又站起来和那男子说着什么,两人不时发出笑声。

陈阳心里莫名一酸,快步走过,没有停留。

“林师傅有男朋友?”他自言自语,“难怪对我爱答不理的。”

这一发现让陈阳心情复杂。他不愿承认,但这段时间他确实常常想起那个倔强的女裁缝。尤其是看到她被冤枉时的无助眼神,他就有一种想要保护她的冲动。

“算了,人家早有家室了。”陈阳摇摇头,“我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张玲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末,村长王大叔找到了陈阳,邀请他去家里喝茶。

“陈老师啊,我听说了你和林巧的事。”王大叔开门见山。

陈阳一愣:“王叔,您别信那些闲话,我和林师傅没什么。”

王大叔呵呵一笑:“我当然不信那些。不过啊,我倒是对这姑娘有些了解。”

陈阳来了兴趣:“哦?王叔知道她的事?”

“她来村里开店前,先来找我报了到。据她说,是从县城来的,父母早亡,一直跟着哥哥生活。她有手艺,想自己创业,就来了咱们村。”王大叔抿了一口茶,“看得出来,是个懂事的姑娘,就是太不爱说话,村里人才会有闲话。”

陈阳若有所思:“那她哥哥呢?”

“这我就不清楚了。”王大叔耸耸肩,“不过林巧这段时间在村里挺老实的,手艺也好,很多人都找她做衣服。”

离开王大叔家,陈阳心里更加困惑了。林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那天见到的男子又是谁?为什么他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如此在意?

周日很快到来,陈姑一大早就催着陈阳收拾打扮。

“阳子,把你那件新衬衫穿上,头发也梳利索点。”陈姑忙前忙后,“第一印象很重要啊!”

陈阳换上新衣服:“姑妈,我觉得这事儿太仓促了。”

“哪里仓促了?你都二十八了,再不结婚,人家姑娘都不愿意了。”陈姑叹气,“你看看村里,比你小的都当爹了。”

陈阳不再反驳,默默地跟着姑妈来到了约定的茶馆。张家父母和张玲已经等在那里。

张玲确实如姑妈所说,长相端正,穿着得体,举止大方。陈阳坐下后,两家人寒暄了一阵,然后故意留下年轻人单独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你是教语文的?”张玲率先开口。

陈阳点头:“嗯,在乐安小学教了五年了。”

“我在县医院工作,是护士。”张玲微笑着说,“我挺喜欢小孩子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氛围还算和谐,但陈阳总觉得缺少某种火花。张玲很好,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身影挥之不去。

相亲结束后,陈姑一路上高兴地说着张玲多么好,多么适合他。陈阳敷衍着应和,心思却早已飞到别处。

“姑妈,明天我有个差事,需要您帮忙看一下家。”陈阳突然说道。

“什么事啊?”

“林师傅之前说有批布料到货,挺沉的,我答应去帮她搬一下。”陈阳编了个借口。

陈姑脸色一变:“阳子,你这是干什么?刚相完亲就去找那姑娘,传出去多不好?”

“就是帮个忙而已,再说了,我和张玲也没确定关系。”陈阳坚持道。

陈姑看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叮嘱他:“那你可别待太久,村里人眼睛都盯着呢。”

第二天一早,陈阳就来到了林巧的裁缝铺。铺子还没开门,他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林巧提着一个袋子走来了。

“陈老师?”林巧看到他,有些惊讶。

“林师傅,我听说你有布料要搬,来帮忙。”陈阳笑着说。

林巧愣了一下:“我没说过啊。”

陈阳这才意识到自己编的借口被拆穿了,一时语塞:“那个……我就是路过,看看你需不需要帮忙。”

林巧打量了他一会儿,似乎看透了什么,无奈地摇摇头:“既然来了,就帮我整理一下后面的布料吧,昨天送来的,还没来得及分类。”

陈阳如获大赦,赶紧跟着林巧进了裁缝铺。店铺后面是个小仓库,堆满了各色布料和成品衣物。

“你把这些花布放一起,素色的放一起。”林巧指挥道。

陈阳二话不说,开始搬运整理。干了一会儿,他注意到墙角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照片,正是前几天他看到的那个男子和小女孩,还有林巧,三人笑得很开心。

陈阳心里一沉,忍不住问道:“林师傅,这是你家人?”

林巧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色变了变:“嗯。”

“你丈夫和女儿?”陈阳鬼使神差地问出了口。

林巧猛地回头:“你瞎说什么?”

“我前几天看到他们来找你……”

“你凭什么这么认为?”林巧声音突然提高,脸上满是愤怒,“你们这些人,总是喜欢随便给别人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陈阳被她突如其来的反应吓了一跳:“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出去!”林巧指着门,“请你出去!”

陈阳尴尬至极,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裁缝铺。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更不明白林巧为什么反应如此激烈。

回到家,陈姑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问道:“怎么了?帮忙不顺利?”

陈阳摇摇头,没有回答。

晚上,陈姑告诉他,张家很满意,想尽快定下来。

“阳子,人家张玲对你印象不错,想再见一面。这周末可以吗?”

陈阳叹了口气:“姑妈,让我再想想吧。”

“有什么好想的?张玲这么好的条件,你还犹豫什么?”

陈阳没有接话,心里却在想着林巧那张愤怒的脸。他知道自己冒犯了她,但不知道该如何道歉。更令他困惑的是,为什么他会对一个几乎不了解的女人如此在意?

“好吧,这周末去见见。”最终,陈阳还是答应了姑妈的安排。

第二天,陈姑兴冲冲地告诉他,已经跟张家约好了,周末在县城见面。张玲会在县医院门口等他。

陈阳心不在焉地点点头。他想着,也许真的该放下那些无谓的想法,认真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毕竟,林巧对他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感情,而且很可能已经有了家室。

这一周,陈阳刻意避开了林巧的裁缝铺,专心教学和备课。周六早上,他穿戴整齐,准备坐村里的班车去县城。

05

05

清晨的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陈阳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村口的车站。他穿着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一件浅蓝色衬衫和一条深色西裤,胸前的口袋里还插着一支圆珠笔,显得既正式又不失书卷气。

“好好表现,别紧张。”出门前,姑妈再三叮嘱他,“记得买点水果去,不能空手。”

陈阳机械地点着头,心里却乱作一团。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但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在这个年龄,继续推脱相亲显得太不懂事了。

村口的车站只是一个简易的木棚,几个等车的村民见他打扮得这么正式,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陈老师,这是要去哪啊?”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问道。

“去县里有点事。”陈阳含糊地回答。

“是不是去相亲?我听说陈姑给你找了个县医院的护士?”

果然,这事已经传开了。陈阳尴尬地笑笑,没有正面回应。

班车还有十分钟才到,陈阳在站牌下踱着步子,心不在焉地看着远处的田野。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让他愣在了原地。

林巧快步向车站走来,她今天穿着一件格子衬衫,头发扎成一个马尾,看上去比平时更加精神。

陈阳下意识地想避开,但已经来不及了,林巧已经看到了他。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林巧的目光从他的打扮上扫过,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师傅,早啊。”陈阳勉强挤出一个微笑。

林巧点点头:“陈老师,你这是要出门?”

“嗯,去县里办点事。”

“穿得这么正式?”

陈阳不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地说:“就是,见个朋友。”

林巧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是去相亲吧?村里都传开了。”

陈阳窘迫地低下头:“嗯。”

“听说是县医院的护士?”

“你怎么知道?”

“何婶嘴快,全村都知道了。”林巧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祝你好运。”

陈阳抬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林巧的眼眶有些发红。

“林师傅,你怎么了?”

林巧别过脸去:“没什么,可能是昨晚熬夜做衣服,眼睛累了。”

两人陷入了沉默。远处,班车的引擎声传来,车子慢慢驶近。

“你也去县里?”陈阳问道。

林巧点点头:“去找人。”

班车停在站牌前,其他等车的人陆续上车。陈阳犹豫了一下,转身准备上车。

“陈阳。”林巧突然叫住他,这是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

陈阳转身:“怎么了?”

林巧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你真要去相亲?”

陈阳一时语塞:“我……”

“如果你不想去,那就别去。”林巧直视着他的眼睛,“有些事情,勉强不来。”

陈阳心跳加速:“林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林巧似乎后悔了自己的直白,低下头,“只是觉得,婚姻大事不该随便将就。”

班车司机不耐烦地按了按喇叭:“上不上车啊?”

陈阳站在原地,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看着林巧低垂的睫毛和微微颤抖的嘴角,突然明白了什么。

“林师傅,我们能不能找个地方聊聊?”

林巧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什么?”

“相亲可以改天再去。”陈阳坚定地说,“我想先听听你的故事。”

班车司机又按了一下喇叭:“最后一次问,到底上不上车?”

陈阳摇摇头:“不上了。”

班车缓缓驶离,陈阳和林巧站在路边,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

“去你铺子说吧。”陈阳提议道。

两人默默走向裁缝铺,一路上没有交谈。陈阳能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不同了,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张力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