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15名空降兵“惊天一跳”,打开救援通道。
当年送别救援部队的人群中,12岁的程强高高举起“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

年幼的程强感受到解放军带来的希望,如今他已如愿圆梦军营,是“模范空降兵”的一名排长。
程强是这么说的:“他们救了我,我也要救更多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可以有我”。

今天是汶川地震的17周年,在此之际,空降兵与程强的故事也深深感动着无数人,网友纷纷表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具象化了。
为什么每年512空降兵15勇士的事迹都会再次引起网友的关注?只因他们足够伟大!

汶川地震后,很多地区因山体滑坡导致道路损毁、通讯中断,许多人陷入了孤岛困境。陆地上没有了路,于是他们选择从天而降。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现场的状况怎么样,这个时候,空降兵站出来了,他们说,如果地面去不了,走不通,那他们就从空中跳下去。

由于汶川山多地形复杂,坍塌严重导致信号中断,人和车都进不去灾区,没有人知道里面的状况怎么样。
空降兵的出现就是救援的最后希望,只有先去将地形摸清楚,救援的时间才能大大缩短,减少救援的弯路,毕竟时间真的是生命!

他们写下请战书,在海拔高达五千米的高空,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抱着必死的决心,甚至还笑着安慰旁边的人说“没什么可担心的”,就这样从高空一跃而下。

他们的一句“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让无数人听了之后感动落泪。因为高海拔,所有跳伞员都胸闷、头晕,但他们没有人放弃,带着摸清地形决心跳下去。

他们落到河里,落到树上,落到各种想不到的地方,因为是盲跳,他们或轻或重都受着伤。

但是他们依旧牢记使命,落地后一刻不敢耽误,徒步220公里,翻越4座雪山,勘察55个村庄,终于绘制出了第一张地震中的“生命地图”。

在救援期间,他们徒手挖掘废墟,协助转移了数千名群众,还发现了两座濒临决堤的水电站,预防了更大的灾难发生。

也是因为他们,才会有人群中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的小男孩,才会有从追空投的小男孩长成满身勋章投空投的人。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每次看到空降兵跳伞的这一段还是会有热泪盈眶的感觉,相信那一跳靠的是他们的勇气和信念。

2019年,央视的一档节目邀请了参与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的空降兵李振波,他就是15名空降兵中的一员。
当时48岁的老兵李振波是第一个带头跳出机舱的人,但他却说就算换成别人也会有第一跳,没有什么特殊的。

在这次节目中,举着横幅“长大我当空降兵”送别勇士的小男孩程强,也以空降兵的身份站在了李振波的面前。
节目中他也对观众讲了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

17年前的空降兵是在震后的第二天就去到了他的家乡,他们每个人的头盔上面也有“空降”的字样。
在地震的那一段时间,灾区的上空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空投,来给灾区投递一些救援的物资。

程强说当时大家很需要这物资,而且许多人的家都塌了,他说自己的家也塌了,侄女也遇难了。自己非常的无助,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也就是因为这些空降兵,给他带来了希望。
在救援的三个月时间里,程强和老乡都把空降兵们当成自己的亲人。

他们在归建返回营区的时候,程强的老师问他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讲的,程强当时就决定,自己长大了以后就当空降兵,他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引起万千网友关注的举横幅照片,是拍摄于地震的三个月之后。
从那张照片中我们也发现,程强当年举的横幅中“空降兵”三个字是用了更大的字体,就是这三个字,我相信在他的内心已经是高大得像一座山一样。

程强是在2013年入伍的,与地震已经时隔五年,当时的那些记忆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变模糊了。
但是当他报名的时候,他看到“空降兵”三个字,他的脑海里就一下浮现出空降兵在他们家乡救援时候的情景,所以当时他也毫不犹豫就选择了空降兵。

在成为空降兵后,程强的每一步都在印证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就比如说在2008年地震的时候,他是被空降兵救住的孩子,是个追空投的小孩,后来自己当上了空降兵,成为了那个投空投的人。

因为身份的转变,他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可以有他。而且随着现在的装备更新,今天的人民军队,这些大国重器,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安全。

网友看完程强的故事,都纷纷感慨,可能这就是:“我曾看到过光,于是也想成为光”。

主要信源:央视一套发布关于追空投男孩成为空降兵相关

主要信源:人民空军发布关于追空投男孩成为空降兵相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