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军委会,在此次会议上他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工作岗位调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他向邓小平,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询问意见,大家一致赞同这个决定。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待久了,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会在无形中产生懈怠,所以为了中国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毛主席便在会议上宣布了此决定。

然而,此决定一出,很多司令员内心都感到不适,大家都认为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这么久,早已熟悉了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环境,如果突然调换到一个新的职位上,面对新的工作和环境肯定会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

不过,内心的这层顾虑,很多人都把担忧藏在了心中,决定服从组织安排。

只有韩先楚第一个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便让韩先楚留下来,他并没有向韩先楚提调动的事情,而是告诉韩先楚自己牙疼,问他自己需不需要去补牙?

“主席您还是去补一下吧,这样对您的健康有好处。”韩先处关心的说。

“是啊,牙坏了需要补,我现在正有一颗牙需要你帮忙补呀!”

听到毛主席这句话,韩先楚瞬间明白了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韩先楚意识到,如果自己因为个人原因不服从安排的话,那么大多数人心里也会失去平衡,之后向他学习。

最终,韩先楚听从命令,被派往兰州军区任司令员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嘱咐:

“到那边你可不许欺负冼恒汉呀,人家可是个老实人!”

但之后仅过了两年时间,毛主席就收到了冼恒汉的一封“告状”信,那么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呢?

旋风司令韩先楚

韩先楚出生于1913年2月14日,湖北省红安县人。

他14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农民武装起义,193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

在战场上,他灵活果断的作战方式,深受大家的赞赏,然而正是因为他这种少见独特的作战方式,旋风司令的名号便由此而来。

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仪式,韩先楚则荣获上将军衔。

但是,在此之前在授衔名单上韩先楚只是中将,在毛主席看完授权名单之后便在上面这么批注,“韩有功,中晋上”。

看到毛主席这句话,许多老兵内心都不太服气,虽然这些年以来韩先楚的战功确实了得,但是论资历他并不符合上将要求,因为在当时韩先楚的党龄才25年,并不符合上将标准。

而毛主席接下来一句话,让在场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戛然而止了。

“大家不要忘记,海南岛战役他所做出的贡献!”

此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心服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中间)

那么海南岛战役中,韩先楚到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呢?毛主席曾这样说过:

“若再晚两个月,海南岛就会变成第二个台湾!”

那这句话和韩先楚之间到底又存在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海南岛战役,功不可没

1950年,毛泽东提出收复海南岛,在海南岛的作战计划中韩先楚建议把作战时间提前。

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观点,韩先楚认为只有将时间往前赶,才能趁虚而入,出其不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如果拖延太长时间,反倒是给敌人留足了养精蓄锐的时间,那时候想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时大家对韩先楚的观点并不认同,因为在此之前我军曾在金门登陆战中失利,在失利以后,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最终,大家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大家认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去迎战。

韩先楚虽然也有诸如此类的担忧,不过在这个时候他更多地认为,如果等到一切都准备充足之后,那么这也相当于给足了敌人应战的时间。

到时候说不定我军伤亡会更加惨重,要打就打一个让敌人猝不及防,以最少的伤亡换取最终的胜利!

那么韩先楚这样的作战计划和分析到底正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作战日期一拖再拖,1950年4月6日离会议过去两个月之久,韩先楚终于忍不住了,以个人的名义向中央发去了电报。

电报上的内容,正是关于海南岛战役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他请求组织务必把作战时间提前,以免夜长梦多。

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之后,详细地看过书面电报中一些作战分析和原因后,最终在4月10日批准将作战计划提前。

4月16日,韩先楚带领四十军六个团,乘坐300多艘木船渡海,次日凌晨与敌人的交战正式开始。

面对敌人的炮火声,韩先楚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作战方针,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军本不擅长海上作战的士兵们,如今个个都像海上蛟龙似的,无所畏惧地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最终在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的双面夹击中,敌人最终被打得落荒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要说明一下,第四十三军团是在战争开始前偷渡成功,在后面打埋伏的,也属于这场战役中一项重要的作战计划。

海南岛战役胜利不久后,便迎来了抗美援朝,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由衷地感叹道,若是再晚两个月,海南岛就会成为第二个台湾。

所以说在这场战役中,韩先楚可谓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这位战斗经验丰富,立下此等战功的能将为何会迎来冼恒汉一封“告状信”呢?

老实文将冼恒汉

冼恒汉出身贫寒,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三人排行老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右一)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便是全家的支柱,在他六岁那年,积劳成疾的父亲最终倒下了。

母亲便忍着病痛,开启了照顾孩子的旅程,懂事细心的冼恒汉,不愿看到母亲那么辛苦。

便想出去找点体力活帮母亲分担,但是母亲早已看出了他的聪颖和悟性,母亲认为即使家中再贫寒,也要让冼恒汉去读书。

这样一来他便会有更好的出路,说不定就可以摆脱这个贫穷的帽子了,最后冼恒汉不负母亲众望,考入了师范大学,1927年从学校毕业。

1929年百色起义爆发,年仅18岁的洗恒汉就加入了这次起义中。

1931年冼恒汉正式加入共产党,被任命为红军独立团师一连指导员。

在部队像他这种受过教育,读书认字的大学生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他在共产党的部队中犹如宝藏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

在任命指挥员期间,冼恒汉对自己手底下的士兵要求严格,他不允许战斗胜利后不允许士兵们将一些枪支弹药的战利品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所有士兵必须都要服从命令,将这些战利品全部充公,一件不留,正是因为这种正直的秉性,后来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1955年,冼恒汉担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同时在这一年他也被授予中将军衔。

自从冼恒汉任职兰州军区第一政委以后就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关心着百姓的各种问题。

时不时还会来到基层,和百姓们一起劳作,当时在百姓们心中他便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样正直,值得受人敬仰的政委为什么要向中央发去一封“告状”信呢?在信中究竟他又写下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与王震

产生分歧的原因

1975年9月,毛主席收到冼恒汉的这封“告状”信,然而这封信并不是一封实质上的“告状”信。

在信中冼恒汉并没有数落韩先楚的不是,没有将其矛头指向韩先楚,他只是叙述了与韩先楚之间确实存在的问题。

冼恒汉说,在韩先楚来到兰州当军区司令员以后,就对军区建设,官兵训练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刚刚来到兰州的韩先楚,更是直言对当地的边防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不管军队的大事小事,韩先楚大部分都会和他以及其他干部的意见产生冲突,久而久之,这样的相处模式让冼恒汉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左二)

而且,韩先楚身体原因,不能长期待在兰州本地,必须在外地北京工作。

当时韩先楚正处于养病时期,不能长期待在兰州干燥的环境中,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需前往北京进行调养。

对于这一点冼恒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人之常情,工作任务再忙也要以身体为重。

所以每次有什么重要决策,他都会发电报询问韩先楚的意见。

但是,每次大家都决定一致通过的事情,到韩先楚这里就会遇到问题,这也让兰州军区内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很多,对军队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冼恒汉表示,他能接受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建议,但是韩先楚这样仿佛把这些年来自己所有的努力全盘推翻了,这让两个人在工作之间造成了很多的不愉快。

得知事情全貌后,毛主席当即派出叶剑英对二人做出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见到冼恒汉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们两个就像关在一个笼子里的两只公鸡,你说我怎么办才好?”

冼恒汉似乎也看出了叶剑英脸上的为难,并向叶剑英主动提出自己可以调离兰州。

叶剑英听到此话后,坚决不同意冼恒汉的申请,他认为冼恒汉担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这么多年以来,肯定对当地的民情和环境有了根深蒂固的了解。

他认为目前除了冼恒汉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更合适胜任这个职位。

随后在与叶剑英的谈话中,冼恒汉也大概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叶剑英希望他在工作中与韩先楚互相磨合一下,工作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能够相互谅解,将分内的事情做好,最终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为何被免职

1977年6月,冼恒汉来北京开会,然而当他听到会议宣告的内容时,他的内心备受煎熬,在会议中毛泽东宣布,免除冼恒汉肩负的所有职位。

那么在上一年还兢兢业业带领人民致富的冼恒汉为什么会遭到免职呢?

1976年,冼恒汉来到甘肃通渭县,他知道渭县这个地方被当地称为贫困县。

当地的降雨量极少,所以百姓粮食紧缺看到此情况,冼恒汉当时就提出了兴修水利,修整梯田,发展养殖业等一系列10项措施。

不仅如此,他还会亲自到田里帮助百姓耕种,后来甘肃农业从1969年的50亿斤,涨到了上百亿斤。

从那以后冼恒汉,便更加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与拥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位,心系人民,鞠躬尽瘁的第一政委,在大家看来好像没有什么理由免除他的职位。

随后,毛主席明确表示免除冼恒汉职位的原因。

首先原因,在重要的特殊时期甘肃省搞派性斗争,当时身居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的冼恒汉负有重要责任。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年冼恒汉执行过“左”的政策。

所以,党中央要对他犯的这个严重的错误给出相应的惩罚。

听到这个消息后,冼恒汉内心五味成陈,一时之间他接受不了这个重大的打击,身体也慢慢不如从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

在冼恒汉被免职的三年后,1980年韩先楚因为病情的原因被调离了兰州。

晚年,冼恒汉直言当时在工作中与韩先楚相处的不愉快,大多都来源于他太霸气。

韩先楚一意孤行的性格让他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品质,冼恒汉和韩先楚虽然在工作中产生了众多的分歧,但是他们为中国解放做出的贡献是同样不可或缺的!

参考资料:

今天头条:文汇网《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事件内幕》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9471276554715188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今日头条:徐平大校《五十年前,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4944719803482678/?channel=&source=search_tab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军委会,在此次会议上他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工作岗位调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他向邓小平,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询问意见,大家一致赞同这个决定。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待久了,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会在无形中产生懈怠,所以为了中国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毛主席便在会议上宣布了此决定。

然而,此决定一出,很多司令员内心都感到不适,大家都认为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这么久,早已熟悉了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环境,如果突然调换到一个新的职位上,面对新的工作和环境肯定会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

不过,内心的这层顾虑,很多人都把担忧藏在了心中,决定服从组织安排。

只有韩先楚第一个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便让韩先楚留下来,他并没有向韩先楚提调动的事情,而是告诉韩先楚自己牙疼,问他自己需不需要去补牙?

“主席您还是去补一下吧,这样对您的健康有好处。”韩先处关心的说。

“是啊,牙坏了需要补,我现在正有一颗牙需要你帮忙补呀!”

听到毛主席这句话,韩先楚瞬间明白了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韩先楚意识到,如果自己因为个人原因不服从安排的话,那么大多数人心里也会失去平衡,之后向他学习。

最终,韩先楚听从命令,被派往兰州军区任司令员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嘱咐:

“到那边你可不许欺负冼恒汉呀,人家可是个老实人!”

但之后仅过了两年时间,毛主席就收到了冼恒汉的一封“告状”信,那么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呢?

旋风司令韩先楚

韩先楚出生于1913年2月14日,湖北省红安县人。

他14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农民武装起义,193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

在战场上,他灵活果断的作战方式,深受大家的赞赏,然而正是因为他这种少见独特的作战方式,旋风司令的名号便由此而来。

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仪式,韩先楚则荣获上将军衔。

但是,在此之前在授衔名单上韩先楚只是中将,在毛主席看完授权名单之后便在上面这么批注,“韩有功,中晋上”。

看到毛主席这句话,许多老兵内心都不太服气,虽然这些年以来韩先楚的战功确实了得,但是论资历他并不符合上将要求,因为在当时韩先楚的党龄才25年,并不符合上将标准。

而毛主席接下来一句话,让在场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戛然而止了。

“大家不要忘记,海南岛战役他所做出的贡献!”

此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心服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中间)

那么海南岛战役中,韩先楚到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呢?毛主席曾这样说过:

“若再晚两个月,海南岛就会变成第二个台湾!”

那这句话和韩先楚之间到底又存在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海南岛战役,功不可没

1950年,毛泽东提出收复海南岛,在海南岛的作战计划中韩先楚建议把作战时间提前。

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观点,韩先楚认为只有将时间往前赶,才能趁虚而入,出其不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如果拖延太长时间,反倒是给敌人留足了养精蓄锐的时间,那时候想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时大家对韩先楚的观点并不认同,因为在此之前我军曾在金门登陆战中失利,在失利以后,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最终,大家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大家认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去迎战。

韩先楚虽然也有诸如此类的担忧,不过在这个时候他更多地认为,如果等到一切都准备充足之后,那么这也相当于给足了敌人应战的时间。

到时候说不定我军伤亡会更加惨重,要打就打一个让敌人猝不及防,以最少的伤亡换取最终的胜利!

那么韩先楚这样的作战计划和分析到底正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作战日期一拖再拖,1950年4月6日离会议过去两个月之久,韩先楚终于忍不住了,以个人的名义向中央发去了电报。

电报上的内容,正是关于海南岛战役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他请求组织务必把作战时间提前,以免夜长梦多。

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之后,详细地看过书面电报中一些作战分析和原因后,最终在4月10日批准将作战计划提前。

4月16日,韩先楚带领四十军六个团,乘坐300多艘木船渡海,次日凌晨与敌人的交战正式开始。

面对敌人的炮火声,韩先楚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作战方针,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军本不擅长海上作战的士兵们,如今个个都像海上蛟龙似的,无所畏惧地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最终在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的双面夹击中,敌人最终被打得落荒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要说明一下,第四十三军团是在战争开始前偷渡成功,在后面打埋伏的,也属于这场战役中一项重要的作战计划。

海南岛战役胜利不久后,便迎来了抗美援朝,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由衷地感叹道,若是再晚两个月,海南岛就会成为第二个台湾。

所以说在这场战役中,韩先楚可谓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这位战斗经验丰富,立下此等战功的能将为何会迎来冼恒汉一封“告状信”呢?

老实文将冼恒汉

冼恒汉出身贫寒,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三人排行老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右一)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便是全家的支柱,在他六岁那年,积劳成疾的父亲最终倒下了。

母亲便忍着病痛,开启了照顾孩子的旅程,懂事细心的冼恒汉,不愿看到母亲那么辛苦。

便想出去找点体力活帮母亲分担,但是母亲早已看出了他的聪颖和悟性,母亲认为即使家中再贫寒,也要让冼恒汉去读书。

这样一来他便会有更好的出路,说不定就可以摆脱这个贫穷的帽子了,最后冼恒汉不负母亲众望,考入了师范大学,1927年从学校毕业。

1929年百色起义爆发,年仅18岁的洗恒汉就加入了这次起义中。

1931年冼恒汉正式加入共产党,被任命为红军独立团师一连指导员。

在部队像他这种受过教育,读书认字的大学生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他在共产党的部队中犹如宝藏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

在任命指挥员期间,冼恒汉对自己手底下的士兵要求严格,他不允许战斗胜利后不允许士兵们将一些枪支弹药的战利品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所有士兵必须都要服从命令,将这些战利品全部充公,一件不留,正是因为这种正直的秉性,后来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1955年,冼恒汉担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同时在这一年他也被授予中将军衔。

自从冼恒汉任职兰州军区第一政委以后就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关心着百姓的各种问题。

时不时还会来到基层,和百姓们一起劳作,当时在百姓们心中他便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样正直,值得受人敬仰的政委为什么要向中央发去一封“告状”信呢?在信中究竟他又写下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与王震

产生分歧的原因

1975年9月,毛主席收到冼恒汉的这封“告状”信,然而这封信并不是一封实质上的“告状”信。

在信中冼恒汉并没有数落韩先楚的不是,没有将其矛头指向韩先楚,他只是叙述了与韩先楚之间确实存在的问题。

冼恒汉说,在韩先楚来到兰州当军区司令员以后,就对军区建设,官兵训练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刚刚来到兰州的韩先楚,更是直言对当地的边防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不管军队的大事小事,韩先楚大部分都会和他以及其他干部的意见产生冲突,久而久之,这样的相处模式让冼恒汉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左二)

而且,韩先楚身体原因,不能长期待在兰州本地,必须在外地北京工作。

当时韩先楚正处于养病时期,不能长期待在兰州干燥的环境中,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需前往北京进行调养。

对于这一点冼恒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人之常情,工作任务再忙也要以身体为重。

所以每次有什么重要决策,他都会发电报询问韩先楚的意见。

但是,每次大家都决定一致通过的事情,到韩先楚这里就会遇到问题,这也让兰州军区内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很多,对军队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冼恒汉表示,他能接受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建议,但是韩先楚这样仿佛把这些年来自己所有的努力全盘推翻了,这让两个人在工作之间造成了很多的不愉快。

得知事情全貌后,毛主席当即派出叶剑英对二人做出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见到冼恒汉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们两个就像关在一个笼子里的两只公鸡,你说我怎么办才好?”

冼恒汉似乎也看出了叶剑英脸上的为难,并向叶剑英主动提出自己可以调离兰州。

叶剑英听到此话后,坚决不同意冼恒汉的申请,他认为冼恒汉担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这么多年以来,肯定对当地的民情和环境有了根深蒂固的了解。

他认为目前除了冼恒汉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更合适胜任这个职位。

随后在与叶剑英的谈话中,冼恒汉也大概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叶剑英希望他在工作中与韩先楚互相磨合一下,工作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能够相互谅解,将分内的事情做好,最终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为何被免职

1977年6月,冼恒汉来北京开会,然而当他听到会议宣告的内容时,他的内心备受煎熬,在会议中毛泽东宣布,免除冼恒汉肩负的所有职位。

那么在上一年还兢兢业业带领人民致富的冼恒汉为什么会遭到免职呢?

1976年,冼恒汉来到甘肃通渭县,他知道渭县这个地方被当地称为贫困县。

当地的降雨量极少,所以百姓粮食紧缺看到此情况,冼恒汉当时就提出了兴修水利,修整梯田,发展养殖业等一系列10项措施。

不仅如此,他还会亲自到田里帮助百姓耕种,后来甘肃农业从1969年的50亿斤,涨到了上百亿斤。

从那以后冼恒汉,便更加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与拥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位,心系人民,鞠躬尽瘁的第一政委,在大家看来好像没有什么理由免除他的职位。

随后,毛主席明确表示免除冼恒汉职位的原因。

首先原因,在重要的特殊时期甘肃省搞派性斗争,当时身居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的冼恒汉负有重要责任。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年冼恒汉执行过“左”的政策。

所以,党中央要对他犯的这个严重的错误给出相应的惩罚。

听到这个消息后,冼恒汉内心五味成陈,一时之间他接受不了这个重大的打击,身体也慢慢不如从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恒汉

在冼恒汉被免职的三年后,1980年韩先楚因为病情的原因被调离了兰州。

晚年,冼恒汉直言当时在工作中与韩先楚相处的不愉快,大多都来源于他太霸气。

韩先楚一意孤行的性格让他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品质,冼恒汉和韩先楚虽然在工作中产生了众多的分歧,但是他们为中国解放做出的贡献是同样不可或缺的!

参考资料:

今天头条:文汇网《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事件内幕》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9471276554715188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今日头条:徐平大校《五十年前,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4944719803482678/?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