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平时的学习中

关于“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很多还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0 1

丹霞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

不仅仅有风化作用

还包括流水作用(侵蚀、溶蚀)

重力作用(崩塌等)

即先是沉积形成红色的砂岩或砾岩,

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

岩层断裂

经流水、风、生物等的

侵蚀崩塌后就形成了

丹霞地貌

 微专题 |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微专题 |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视频来源:地理中国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 2

雅丹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丹地貌 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微专题 |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微专题 |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视频来源:科普中国

形成条件:

(1)岩性条件:

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2)环境条件:

现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3)动力条件:

动力条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现主要集中于外营力条件的研究,包括风力水力等方面。

0 3

两者的区别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其实是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丹地貌是干燥环境条件下

湖积或平原干燥龟裂,

定向风沿着龟裂面不断吹蚀,

裂隙扩大形成沟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雅丹☝

峰林峰丛孤峰城堡

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

经风化作用

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

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

的风蚀土墩和

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八角寨国家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则大多在湿热环境

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0 4

试题链接

1. 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过程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因在广东丹霞山发育典型而得名;雅丹地貌多指一些干涸的湖底,由于干缩形成的裂隙在定向风或加上暴流的作用下,把平坦的地面切割成许多不规则的槽和脊等各种地貌形态。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图乙为敦煌雅丹地貌。

完成下列各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形成图示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为( )

①风力堆积 ②流水侵蚀 ③风力侵蚀 ④冰川侵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分类,与广东丹霞山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九寨沟 B. 敦煌莫高窟 C. 嵩山少林寺 D. 元阳梯田

【答案】 (1)B (2)A

【解析】

(1)图甲丹霞地貌出现在广东省,地处湿润地区,降水多,是流水侵蚀沉积砂岩形成的;图乙是敦煌雅丹地貌,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故B项正确。

(2)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分类,广东丹霞山和九寨沟都属于自然景观;敦煌莫高窟、嵩山少林寺和元阳梯田都属于人文景观,所以都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式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简述我国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描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右图中的雅丹地貌,垄槽相间、平行排列且高程相近,分析该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答案】

(1)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集中,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分布分散;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

(2)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3)湖底坡度小;定向风吹蚀;湖底干裂隙扩大;走向与风向一致。

【解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考查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分析。

(1)从图上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分布于干旱气候区;主要受风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分布于冬季季风区,相对分散;气候湿润,主要受流水侵蚀形成。

(2)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岩(砾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形成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故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为:沉积作用 - 固结成岩 - 地壳抬升 - 流水侵蚀。

(3)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其形成原理: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湖底平坦开阔,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的泥土被侵蚀,由于风向与裂隙方向一致,加强了风力的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垄槽相间、平行排列且高程相近的雅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