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楼市利好政策频繁发布+案场购房优惠之下,最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开启了购房计划。但总有一部分东看一套西看一套。
这样的对比下,几个现象随之出现:
同面积不同区域的项目:都是一样面积,为啥xx这么贵?
同价格不同区域的项目:一样的价格,在xx盘咋只能买个小面积?
同区域同面积的项目:为啥xx盘和XX盘均价会差几千块/几百块?
那么如何能够规避这类问题?首先就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划定板块、面积以及首付预算,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了解自己更适合在哪购房。
准备40万首付
在西安买房更从容
结合目前西安已经推售的项目信息来看,西安住宅均价在20548.95元/㎡,对比去年上半年18030元/㎡的市场均价来讲,2500元/㎡左右的价差对于购房者来讲,其实也有相对多的选择。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虽然结合价格公示信息来看,整体均价在2万+元/㎡,但更多楼盘的案场优惠下,实际成交价格还会更便宜一些。
此外根据我们针对目前推盘的销售数据统计,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不同区域的住宅均价差也相当惊人。

目前已经项目推售的14个区域中,最低区域均价在14520.14 元/㎡,是灞桥区;最高均价在43723.05 元/㎡,是曲江新区,两个区域的均价差了2.9万元/㎡。均价超过2万元/㎡的区域有高新、航天、曲江大明宫、曲江新区4个板块,而浐灞国际港·港务、雁塔2个板块的均价也已经超过1.9万元/㎡。
而结合昨天稿件中我们统计出的西安主力面积段,结合140-150㎡主力面积&20548.95元/㎡均价来看,总价287万-308万成为现阶段西安购房的主力价格。

按照15%的首付来算,40万左右成为目前西安购房平均值,意味着如果手握40万左右的首付款,在多区域买房选择空间都相对较大。
同时需要注意,根据各区域的均价来看,区间维持在1.7万元/㎡-2.3万元/㎡,而14个区域中,除了140-150㎡之外,能看到110-120㎡和130-140㎡的面积段也是相对占比量较大的区域。
由此也能看到,总价187万-345万是西安目前的主力置业总价段,28万-51万首付也成为目前西安置业的主力首付段。

这里也要注意新房主力面积和存量主力面积的关系,根据4月存量房源信息来看,主力库存面积段在130-144㎡,这也就是说130-144㎡在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均有较多选择机会,如果性价比不错,一二手房都可以考虑。
通过近期的诸多新盘来看,新房市场也有一个趋势:契税政策之下更多楼盘开始打造140㎡以下房源,例如招商梧桐书院、长建望川云庐等。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推售,虽然短期内主力面积段依旧是140-150㎡,但长期来看,130-140㎡占比量或许也会增多。
同时,需要注意今年开始也陆续有更多精装项目出现,根据价格公示平台信息,曲江大明宫、雁塔、曲江新区以及浐灞国际港·港务均有精装项目进行价格公示。

其中招商梧桐书院、曲江金茂府、金茂璞逸东方作为今年新入市的楼盘,也是以精装开售,四代宅的高赠送+精装也让产品更具性价比。需要注意这些项目的总价基本在250万-600万,意味着37万起步基本就可以享受到精装住宅,考虑精装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
14区首付门槛
最低25万起步
再来看细分到各区域的首付门槛,结合区域均价和主力户型来看,我们通过整理给大家也带来了最新的14区域首付门槛信息。

就主力面积区间来看,高新、曲江大明宫主力面积段偏改善,主力面积有140-150㎡也有170-180㎡。曲江新区已经属于纯高端,主力面积200-300㎡以及300㎡以上。
浐灞国际港·港务和浐灞两个东北部的热点区域,中小刚需面积和改善面积较高,比较适合首次置业和置换。当然这里要注意,浐灞国际港·港务板块目前也有招商·西安玺、龙翔·奥城映秀府这类建面168㎡及以上的大改善产品。所以对区域未来价值看好并且考虑改善的朋友,也可以关注这里。

了解到各区域置业的首付门槛后,也需要关注区域的房源供应状态,哪个区域选择多也很重要。
按照整体14个区域单月推售的房源量和项目来看,浐灞国际港·港务和浐灞以及高新房源供应量较大,此外高新存量房源也相对较多,因此三区域选择会比较多。

而除此之外,雁塔和长安两区域也是有较多的楼盘放量,值得保持关注。尤其是最近雁塔的雁南云境、中海锦业元晟又进行了加推给区域更多选择。
而长安除了中粮大悦未来城外、新盘长建望川云庐也是上月刚刚进行了加推,目前应该还有房源可选。
对于近期置业比较着急的朋友,如果预算合适,建议多看这几个区域。

如果对于区域没有必须关注,只是价格和面积的话,经开、莲湖、新城以及未央四板块占比量较大的面积还是在100㎡上下,再加上几个区域的均价都在1.7万元/㎡上下,刚需类置业提前关注。
最后,首付门槛数据可以作为置业的一种参考,但由于区域供应的住宅产品和价格的多元化,还是要具体楼盘具体分析。

同时也要注意,在根据预算、区域和面积划定了选择之后,基本信息可以线上了解,具体的实景、样板间等还是建议实地看看,亲眼所见才能了解到更真实的产品状态,也更能清晰的了解是否与自己需求匹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