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我们总说保养身体,却常常忽略了一个关键部位——大脑。
等人年纪一上来,身体哪哪儿都能撑一撑,唯独脑子一旦“卡顿”了,那才是真的麻烦。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情绪易怒……你以为是老了,其实是大脑“太累了”,该保养却从没保养。
我也是过了50岁,才开始真正重视这个问题。
今天分享三种方式,都是我实践过,效果不错的。看着不起眼,但真有用。

01
规律地“用脑”,而不是让脑子天天闲着生锈。
人过五十,不是说什么都可以放下了,尤其是脑子。
大脑和身体一样,越用越灵,不用就废。
不少人一退休,就整天刷手机、看八卦、打打瞌睡。
结果没几年,反应变慢,记性也不好了,说话都跟不上节奏。
我认识一个姐姐,退休后开始坚持写日记,每天记录一两百字,偶尔做点手工、解数字游戏。
她现在记性特别好,说话条理清晰,一点不像快六十岁的人。
她常说一句话:“脑子也是吃饭的家伙事儿,不能让它废在沙发上。”
所谓“养脑”,不是吃什么补药,而是让它有点事干,适当的动一动,才能保持清醒。

02
少接触“负能量”信息,脑子才不会越来越混乱。
现实里,有些人天天刷各种负面新闻,谁家离婚、谁被骗、哪个孩子叛逆,天天看得比自己家事还认真。
久而久之,大脑就像泡在垃 圾水里,情绪也容易焦虑、脾气也上来了,连做梦都不踏实。
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原本精神状态很好,后来沉迷短视频,天天看社会悲剧、家庭纠纷,
整个人变得多疑暴躁,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儿女是不是在背后算计他。
这不是老年痴呆,是大脑长期摄入“毒信息”的后果。
我现在每天都控制自己看手机的时间,尤其不看吵架类的短视频。
反而多听点轻音乐、看看搞笑的段子,心情轻松,大脑也清爽不少。
不喂垃 圾进脑子,才是保养它的开始。

03
跟“舒服的人”多交流,是最天然的脑部按摩。
你别不信,人一旦长期独处,或者天天跟一些让人上火的人打交道,大脑真的会“退化”。
我们大脑的一部分功能,是靠交流激活的。
说话、听话、思考,都是锻炼。越不说,越懒得听,脑子越钝。
我有一个邻居阿姨,平时喜欢跟几个老姐妹聊天喝茶,天天有说有笑。
人家七十多岁了,出门不带稿子,讲话一套一套的。
反观一些人,天天躲着人,家人一句多的都懒得搭理,结果几年下来,脑子越来越慢,别人都说他“木讷”。
所谓“养脑”,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就是要多接触温暖的人、多说话、多交流。
人不是靠活着活得久,是靠脑子清楚,活得有质量。
说到底,保养大脑,不靠药、不靠补,靠的是你怎么用它、怎么养它、怎么保护它。
年过五十,把脑子当成宝,它才不会悄悄离你而去。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