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第8期《同舟共进》曾经刊登了《关于林彪两则史料的辩证》一文,以纪录片为证,证明1971年五一晚会林彪没有迟到。

后来,林彪办公室的秘书于运深谈了自己的看法:

1971年五一晚会林彪确实迟到了。

1971年5月1日, 于运深在毛家湾林彪办公室值班。天安门广场白天没有活动,主要是由各大公园组织欢庆活动,林彪没有参加游园,在毛家湾休息。

当晚天安门广场燃放礼花,因为毛主席要出席,所以通知林彪出席。

林彪根本不想去。从庐山下来后,林彪的情绪一直低沉,哪里也不想去,原来仅有的踱步和“转车”也几乎没有了,整天就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与任何人交谈。

放焰火的时间马上就到了,林彪仍迟迟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亲自打来电话催问:“林副主席出发没有?叫他快来,主席已经出发了。”

于运深立即向林彪报告,林彪没有表态。

以往集会都是林彪比毛主席早到,叶群也是这样要求的,而这次林彪还是没有动。

周总理又打来电话,再次请林彪赶快到天安门城楼来,说:

“主席已经到了。”

于运深立即向林彪报告。叶群也在一边催促:“必须去,总理也打电话催了。”

于运深注意到林彪的表情非常勉强,愁容满面,明显地很不情愿。

但他还是站起来了,在内勤帮助下穿上大衣。

在 于运深看来,如果不是周总理两次打电话催促,林彪可能就真的不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车早就备好了,毛家湾到天安门城楼很近,那时路面上车很少,不存在堵车的问题。

但毕竟林彪出发时就晚了。

警卫秘书李文普陪着林彪去天安门,据李文普回来说迟到了。从新华社记者杜修贤在当晚拍摄的唯一照片上,可以看出林彪低垂着头,蜷缩在一边,这应该是真实心态的流露。

而后来报纸刊登的林彪笑容满面和毛主席走过欢迎人群的照片,其实不是这个五一节晚上拍的。

“林彪在到场数分钟后不辞而别”

与平时天安门聚会相比,林彪去得晚,回来得早。照例是李文普跟着林彪上天安门城楼, 于运深没有跟去, 于运深在林彪办公室看电视实况转播。

庆祝晚会刚开始,林彪就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在电视上没有看到林彪的镜头,都 觉得很奇怪:来来回回连半个小时都不到,首长怎么就回来了?

杜修贤回忆说:

【 “……他(林彪)冷僻地落座后,一句话没说。和近在咫尺的毛主席没有握手,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一眼,只是一味地耷拉着焦黄的脸……我们拍摄一般要等正副统帅交谈时才开始。拍电影的人还在对着毛主席的方向调试镜头。不知怎地,我被眼前的景象瞬间吸引住了,鬼使神差地立在董必武的侧面,拍了一张主桌的全景。再看看人物表情,特别是林彪的表情没有进入我们所需要的欢乐情绪,只好放下相机,慢慢地踱到旁边,再回首……啊!我僵住了———林彪不在了……时间一点点过去,林彪还没有出现。我开始着急起来,会不会林彪走了?我们拿什么见明天的报纸?直到这时我还没意识到我那个鬼使神差的‘瞬间’已成为今晚绝无仅有的独家新闻。”】

于运深认为杜修贤的讲述是基本真实的。

当时现场不止一个人,有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而且最有力的证据是,如果当时有更好的照片,到后来绝不会用杜修贤这张暴露毛主席、林彪不和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几个材料也可以印证林彪的早退———《周恩来年谱》记载:“林彪在到场数分钟后不辞而别。”

《毛泽东传》记载:五一节“这天晚上,勉强来到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林彪一脸沮丧,始终不同毛主席说话。

在城楼上,他坐在毛主席对面,几分钟后便不辞而别。

林彪这一举动,引起在场目击者的议论和猜测”。时任林彪警卫队中队长的萧奇明说:

“林彪只在天安门城楼上站了一会儿,就向毛主席请假,说身体不舒服,马上就回家了。”

晚会的照片和纪录片是“借用”197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同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起观看焰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杜修贤拍的,画面上依次是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夫妇、董必武、林彪在天安门焰火晚会上围坐一桌的照片。

画面上毛主席和林彪面对面坐着,林彪低着头,像是在打瞌睡,而毛主席侧着脸与旁边的西哈努克说着什么。

这是杜修贤拍摄的当晚唯一有林彪画面的照片,整个画面气氛怪异。这样的照片按当时的政治标准完全应属于废片,怎么能公开刊登出来呢?

《人民日报》头版配发的另一张照片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军民一起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新华社记者摄。”

照片中毛主席、林彪、周总理三人从手持语录本欢迎的军人队伍中穿过,毛主席穿灰色中山装,戴着帽子,林彪穿着军大衣,与杜修贤拍的那张照片服装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能说明这张照片就一定是1971年5月1日晚上拍的,因为毛主席、林彪在那几年的衣服基本没有变化。

如果是当天拍的照片,应该按照顺序,群众欢迎毛主席、林副主席走上天安门城楼,应该是第一张,然后才是毛主席、林彪坐下的镜头。

而《人民日报》这两张照片,先是坐下来,再是欢迎,这不是颠倒了吗?这只能说明第二张照片是以前拍摄的,那时照片不讲时效性,只讲政治需要,常常把以前的照片拿来顶替。

《197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录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片头是“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记录了1971年“五一”节当晚毛主席、林彪、周恩来等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过程。

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镜头。天安门城楼上主桌五人,自东向西:

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董必武,西哈努克夫人,林彪。翻译齐宗华坐在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身边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林彪则笑容满面,没有低着头情绪低沉。

再一个镜头礼花燃放,主桌上却变了位置,董必武、林彪不见了。

自东向西,周恩来坐到毛主席的位置上,与西哈努克交谈。毛主席则坐在董必武的位置,旁边是齐宗华、西哈努克夫人。毛主席、周恩来不可能在同一场景互换座位,这充分说明这一组镜头是将不同时间的镜头剪接而成的。

正因为林彪的迟到早退,所以这个五一节晚上没有拍到林彪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镜头,电影没有拍到,电视也没有拍到。

6月3日,林彪陪同毛主席会见了齐奥塞斯库及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这次会见外宾后,林彪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