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某一天,在翻到自己的毕业论文时,早已经忘了回归分析、理论框架,但一定会记得那个偷偷在论文致谢里“蹦迪”的自己,记得写进致谢中的人与事、情与思。
——女同事说

点赞、推荐,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在天临6年也是AI元年的2025:
无数毕业生为博系统一笑,斥巨资查重降重,痛苦哀嚎,在AI率的一片标红中流下泪水,然后又在致谢中戴上微笑面具:“咕咕咕,我好得很。”

为了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这届毕业生已经彻底把致谢区变成了“学术朋友圈”。
有人在这里大放厥词:“托我的福,你才能拜读如此级别的论文。”

有人在这里放下表情包:“你在你的论文上大便。”

图源 小红书@叫北方
甚至有人将致谢直接变成致恨:“我恨小组作业、恨查重、恨食堂难吃的饭......”

图源 小红书@冰冰子
导师看了沉默,教务处看了流泪,而网友看了疯狂转发:"这才是论文的精华部分!"
01
致谢区文学大赏
论文致谢区,已经成了一年一度的整活专区。
写不出文采斐然的致谢,客套话和模板也不想用,有些毕业生终于在致谢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那就是“搞抽象”。
首先迎来的是抽象版“感谢派”。
“感谢派”是懂感谢的,看完他们的致谢,不得不说:会谢你就多谢点。
“感谢我的屁股,一直在我身后。”
“如果没有肯德基的吮指原味鸡,我每晚都会饿死。肯门!”
“感谢我素未谋面的男友,毕竟寡王一路硕博,建设美丽中国!”
更有集大成者,不仅感谢了安抚味蕾的食物,也直接感谢了最忠实的论文写作合作伙伴:

虽然都是真心话,但是导师看到后belike:

图源 小红书@锐星考研~(上岸版)
在感谢派的致谢里,那个被感谢的主角主打的就是一个你猜不到哎猜不到。
更有甚者,致谢写不出什么想感谢的,直接将论文致谢改成了“致恨”,在有限的篇幅内抒发着自己无限的恨意,被称为“纯恨派”。
有人的恨非常具体,具体到几年求学生涯的各种小事:随机分配的小组作业、莫名其妙的实习、没素质的同学......

图源小红书@土星咸蛋
真是论文写不出,致恨洋洋洒洒六百字,越写越心酸。
还有人语言精简列举致恨对象:恨论文、恨知网、恨翟天临,也恨导师、恨查重、恨AI率......
连狗来了都要被恨一下,一句话总结就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图源小红书@淡念
下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发疯派”,他们的特点是向自己开炮,向一切开炮。
“感谢我的导师,如果不是他,我的论文早就写完了。”
“幸好我的三个舍友不在,不然我一定无法这么快完成毕业论文。”
当然,也有最熟悉的发疯文学,还是那个味:

看了“发疯派”的致谢,脑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句振聋发聩的:“彻底疯狂!!”
而“疯”到极致就是一脸平静,只留下淡淡的“死感”,累到致谢都写不出——这就是“憋不出派”。
辛辛苦苦肝了三个月的毕业论文,查重率终于压到了30%以下,终于可以落笔写下最后的致谢。
然而,论文难产的痛苦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本以为致谢手拿把掐,却不曾想一句话都憋不出来,最后只能留下一句:“我真的不会谢!”

图源小红书@lumen77
“行为艺术派”的致谢更加抽象,说他们用心似乎也不怎么用心;说他们不用心,他们又能将各种花里胡哨的奇招塞进致谢。
有自制表情的:

图源小红书@我害怕弱智
有改字体颜色偷偷感谢自己的:

图源小红书@AAA野生外星人老丁头
更有在自己的致谢部分空出“广告位”,直接进行招商的:

图源小红书@胖胖鸽鸽呜
真是极致的商业头脑啊!
除了搞行为艺术的,也有人能在致谢中搞出真的文字艺术,读之惊艳,被称为“文豪派”。
有人将自己的致谢写成了一篇古文,自己调侃自己“人机味太重”,朋友却告诉他只有致谢才是自己真正的思想。

图源小红书@Merry
还有人在致谢中模仿了自己喜爱的作家史轶生的文风,将无尽的感慨与思念化为了文字,不愧是“文豪派”,仿写完全拿捏灵魂。

图源小红书@林翩跹
当然,论文致谢中“温暖派”也不能缺席。他们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下最难忘的人和事,融入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将致谢变成了一篇小散文。
有人在致谢中提到学校中一直陪伴自己的流浪猫们。
这些小猫陪伴她度过了大学四年的生活,让她在烦恼时总能摸摸小猫头,万事不用愁。

图源小红书@羊羊
有人记录下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像他的姐姐一样,担心他是不是老毛病又发作了、是不是没吃药......

图源小红书@Chan
还有人感谢了自己已经去世的阿嬷,她说,毕业论文的致谢是能够给阿嬷的最大颁奖台。

图源小红书@明天打烊
虽然这些致谢看上去有些“另类”,但是冲淡了模板化的“人机味”,让毕业论文的收尾有了人的温度。
02
“血泪”学术史
每一篇致谢背后,其实都藏着一部“血泪交织”的“学术成长史”。
今年的毕业季一到,社交平台上不少同学po出自己写论文的状态,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他们内心的痛苦:


网友小井从选题部分就开始卡壳。
导师:要有创新性! 小井:创新?我能想到的都被前人写烂了好吗?

好不容易定了选题,文献综述部分感觉自己就像个学术裁缝,东拼西凑,取他人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糟粕;

数据部分SPSS、Stata、R语言轮番上阵,结果跑出来的数据完全不符合预期,心态直接崩掉;
每天倒数ddl,头发一把一把掉,好不容易写完了,开始庆祝论文宝宝的诞生日并虔诚祈祷过过过......

有人终于熬到了交初稿,一打开导师的反馈文件发现天塌了,看着导师被自己气到绝望的批注之后陷入沉思,而后又被自己气笑,最后只能老老实实重新做实验、找文献,一朝回到解放前。

修改论文改到emo,改了无数次,每天都是破防的声音:

终于熬过了导师这一关,然而前面还有两个终极BOSS等着:查重率和AI率。
兢兢业业做完实验,颤颤巍巍写完论文,满怀信心地将毕业论文丢进查重系统,心想:“这肯定一次过。”
然而查重系统却给他当头棒喝:查重率98.08%。

图源小红书@小刘超厉害
只能苦笑:“这不是亲子鉴定报告啊,是谁抄了我的论文!”
然后开始进入查了改、改了查的无限循环,无助地看着自己的钱包一点点变瘪,然而查重始终满篇标红。
反复修改,不断降重,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我写的到底是论文,还是绕口令?”
有人试图用AI降重,结果AI却变成了陶喆,每一句话永远带着俏皮的语气词:

图源小红书@快乐老宅
好不容易降到了30%以下,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场胜仗,只想大喊一声:“朕,终于可以册封了!”

然而AI率开始微笑招手:“孩子,别高兴得太早哦~”
把论文放进免费查AI率的软件,看见10%的结果松了一口气。
在知网的AI率却飙到了30%,维普则直接飙升到66.6%。
为了通过系统的考验顺利毕业,只能忍痛将自己写的论文喂给AI,试图让AI打败AI,结果论文被AI改得牛头不对马嘴,有自带北京口音的:

有直接变成主持人的:

图源小红书@滋滋
降来降去越来越不像人话,最后气急败坏:“我要拿老师的文章查AI!”

图源小红书@乌托邦
面对这关关难过关关错,也难怪会有人在厕所里撕论文发泄:

经历过种种考验,毕业生们才能将目光放在空下来的致谢上。
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由他们自己控制、不被查重所困扰的部分。

论文难产的苦涩不愿再回忆第二遍,但一提到致谢就撸起袖子跃跃欲试。
原本不愿再看第二遍的毕业论文因为致谢,而有了被第二次打开的理由。
03
活人感聚集地
这些看似“不够正经”的致谢,正在成为毕业季学术圈的“活人感”的体现。
标准化论文模板严肃而正经,但是致谢却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自由表达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术生活的另一面——那不仅仅是严谨和枯燥,还有乐子和创意。
在学术高墙下,抽象的致谢是一种另类的宣泄,焦虑被解构成段子,压力被转化为幽默。这种"苦中作乐"的智慧,是当代年轻人应对压力的独特方式。

学术论文不一定冰冷,有些研究也挺有人文关怀。
那些感谢奶茶和游戏、感谢电视剧和音乐的玩笑话,给毕业论文增添了几分“人味”。

每一句玩笑话的背后,都是回忆中鲜活的自己。
还有长篇幅的致谢,没有模板化的语言,都记录着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有人会问,作为论文收尾的致谢为何要如此长篇大论?
感谢食堂的黄焖鸡、感谢偶像的正能量、感谢猫猫柔软的毛发......
如今,毕业生们更加有主体性,愿意表达自我,和陌生人建立情感链接。无论是抽象还是温暖,都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有人被认识近18年的好友写进了致谢,“她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图源小红书@樱桃佳梦子
致谢中的文字见证着她们的友谊。
有人则把偶像写进致谢,在偶像三十岁生日的当天,她完成了论文致谢,所有感慨都化作了文字。
教授犹犹豫豫地问:“这不会是你男友吧?”
她笑着摆手说:“不是不是,他是我的榜样!”

图源小红书@真猪奶茶y
在一位博主的硕士论文致谢中,全部的篇幅都给了已经去世的导师。
他说:“你看,江河湍急,却泾渭分明,此生不必因离别而伤痛,因为最美好的相遇都是不可持续的温柔。”

图源小红书@法国艺术美学疗愈协会
在致谢里,他叙述了和导师之间最难忘的回忆,文字中静静流淌的情感也触发了评论区网友的共鸣:

有人会在致谢的结尾写下曾引导自己走上护理学研究道路的前任,即便他已经去世,但爱和学术一样,可以超越生死,成为滋养生命的永恒力量。
在致谢的回忆中,几年的学术成果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更是爱的见证。

图源小红书@Wuu-
此外,致谢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也成了表达真心的安全区。那些平时说不出口的感谢,如今却能借着玩笑说出真心话。
“感谢导师没放弃我这个学术渣”、“感谢室友没举报我的深夜键盘声”,这些包裹在幽默外壳里的真情,反而更显珍贵。
致谢中的文字像时光胶囊,封存着外卖单上的备注、熄灯后的卧谈、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些论文中不会记载、却构成真实记忆的碎片。
或许某一天,在翻到自己的毕业论文时,早已经忘了回归分析、理论框架,但一定会记得那个偷偷在论文致谢里“蹦迪”的自己,记得写进致谢中的人与事、情与思。
这是毕业大戏里和爱的人的彩蛋。
每日互动
你的论文致谢里写了什么呢?
评论区告诉我8~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