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突降冰雹
出现了汽车为躲避冰雹
滞留在天桥下
导致后方车辆排起长龙的现象
网传视频中
数条车道都被躲冰雹的车辆堵死
后方车辆汽笛声长鸣
“前面几辆车的车主太自私了
后方车辆本来可以早点回家
结果被堵在路上挨冰雹砸”
“下冰雹确实没办法开车啊
如果是我的话
我可能也会停下来躲避”
围绕车主利己主义的做法
网友展开了热议
在极端天气下
个体避险需求与公共利益如何平衡
考验着每个车主的社会公德
设身处地地思考
车主爱护自己的汽车可以理解
但也应意识到
自身的每个决策都关乎公共责任
目前,冰雹灾害已被明确纳入
车损险保障范围
如果因为冰雹太大无法行车
驾驶员应及时打开双闪
放置警示标志
以防引发事故
并在冰雹减小后迅速驶离
避免阻塞交通
城市应急、交通管理等部门
也需要及时预警、疏导
无论何时
都至少要保证
有一条车道始终畅通
便于突发事件时紧急救援
北京部分商圈和多处商场
迅速响应、主动作为
在特定时段免费开放停车场
为市民提供就近停车避险服务
这些暖心举措不仅
为市民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
也彰显了社会各界
在极端天气下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是极端天气
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无论是开车、步行
还是乘地铁公交
每个人心中都装着别人
路就会更宽
守望相助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美德
我们每个人都共同遵守社会公德
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
每个人的安全与便利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车被冰雹砸了如何理赔?
自从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
冰雹灾害就被明确纳入车损险保障范围
只要投保了车损险
车顶天窗、挡风玻璃
被冰雹砸破照样能赔
仅投保交强险的车辆无法获得理赔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提示
车主在冰雹停歇后
可立刻用手机拍摄全景视频
如车辆被砸
可详细记录
车顶凹痕、玻璃裂纹
最好拍摄路面的冰雹堆积厚度
然后再报案
雹灾后48小时内报案有效

突遇冰雹,牢记以下三点
1.迅速寻找遮挡物
2.远离易碎品
3.谨防触电
停车时,如何防止车辆“受伤”?
如果条件允许
就将车辆停放在地下停车场
如果实在不得已
只能在户外停车的话
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把车停在树下
2.给车穿上“衣服”,如厚毯子等
3.给车套上防冰雹保护罩
北京白天超30℃
晚上为何下冰雹?
这几天北京气温比较高
尤其5月13日白天南郊观象台的
最高气温达到了32.3℃
是今年以来出现的最高气温
白天较高的气温
为冰雹提供了热力驱动的上升气流
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的碰撞
则构建了冰雹形成的“冰工厂”
这种上冷下热的剧烈对流
加上水汽与动力条件的配合
使得“白天较热,夜晚降冰雹”
成为可能

“文明北京”提醒您
近日北京天气多变
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极端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文明相伴,美德同行
来源:综合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北京新闻广播|编辑:王张蝶,微丰向(原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新丰台网 就有可能上头条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