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要问中国最知名的女导演是谁?那绝对少不了贾玲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名喜剧演员走到今天,她用两部电影就坐上了百亿导演的宝座。

如今她的新片《转念花开》也快上了,这部电影预热战线拉得很长,观众也被溜出了反骨。

不仅对它贴脸开大,一个劲儿唱衰,就连贾玲的口碑也直线滑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观众到底为何要买账?

从“天才导演”到“营销鬼才”,贾玲为什么会跌下神坛?

令人惊艳的《你好,李焕英》

纵观贾玲这三部电影,几乎昭示了她导演生涯的起承转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李焕英》的直上云霄,到《热辣滚烫》的虚假繁荣,再到《转念花开》的急转直下。

看来就连贾玲也摆脱不了“江郎才尽”的宿命。

如今新电影未播先被嘲,这待遇比起4年前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问2021年最大赢家,那绝对非贾玲莫属。

她凭借《你好,李焕英》成为了春节档的最大赢家,一部温情满满的电影收割了不少观众的眼泪。

凭借时空跨越重见母亲的题材,贾玲不仅完成了对妈妈李焕英的缅怀,也实现了从戏剧演员到知名导演的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绚烂的技巧,贾玲用平直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

也许是真情流露的母女情谊打动了观众,艺术来源生活这句话在贾玲身上发挥了最大化。

电影每一帧都藏着对母亲的爱,每一句台词都饱含了对妈妈的怀念。

可以说《你好,李焕英》没有技巧,全是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对妈妈的追忆贯穿了电影始终,在这部电影里贾玲拥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

通过梦境回到1981年的贾玲一改过去的毛病,变成了贴心女儿,和年轻时的妈妈做起了闺蜜。

母女两人通过这个梦境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虽然现实中的遗憾没办法弥补,但电影给了她们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叫李焕英,但所有对子女的爱都是如出一辙的。

而大家对母亲的惦念也像晓玲一般,仿佛通过这场电影,许多观众落空的遗憾都被一双手轻轻抚平了。

贾玲凭借自己心中的私密情感硬控了不少观众,没有一个人能笑着走出电影院,而也没有一个人想到贾玲能有这样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怎么形容贾玲的一飞冲天呢?

第一部电影直接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三,这是许多名导奋斗一生都不敢想的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这份真情实感才令《你好,李焕英》一炮而红,直上云霄。

不仅票房创下了54.17亿的佳绩,电影主创也凭借这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

贾玲靠着《李焕英》获得了不少奖项,女主张小斐更是凭借这部电影举起了金鸡影后的奖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2021年的春天所有人都在追忆李焕英。

那2024年的春天绝对是热辣滚烫的,继情怀后她又开始发起了一阵“减肥热”。

《热辣滚烫》式营销

2024年春节档,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大获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的绝唱,毕竟这个起点实在是太高了。

但贾玲却用三年的时间打磨出了一部《热辣滚烫》,这部剧的阵仗比起《李焕英》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部电影也不再打情怀牌了,而是走起了励志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贾玲是一位“重量级”女星,一直以胖胖的形象示人,由于体重原因她经常被拿来开玩笑。

但作为喜剧演员,贾玲一直没有刻意进行身材管理,胖乎乎的形象在观众心里越来越根深蒂固。

而这部电影中贾玲便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体重上,她通过《热辣滚烫》讲述了一个胖女孩逆袭的励志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李焕英》一样,《热辣滚烫》的故事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

贾玲靠着胖女孩这一身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这样设身处地的经历下,《热辣滚烫》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便要归功于贾玲的营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以身入局,用“减重一百斤”当作营销筹码,狠狠地吊着观众的胃口。

在电影预热期间,瘦身成功的贾玲甚至没有露面。

只靠几个扑朔迷离的镜头和电影的路透来制造悬念,让观众抓心挠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贾玲来说,减重无疑是一个酷刑,不然她也不会胖这么多年了。

而且《热辣滚烫》并不止需要她减重,而是需要她先增重十几斤再去减重。

这样冰火两重天的减重方式对贾玲的身心都是很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还是靠着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成功完成了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环。

当时有不少人等着看贾玲的笑话,毕竟减过肥的都知道,减掉一百斤肉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贾玲并没有出面回应,而是直接表示:想看我到底瘦没瘦,去电影院就好了。

贾玲的做法成功勾起了观众们的好奇,电影未播先火,铺天盖地的热搜看得人眼花缭乱。

营销号一会儿一个说法把观众弄得头晕晕、眼花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上映时,不少观众便买票进电影院一探究竟,这就促成了《热辣滚烫》的浩大声势。

不仅首映座无虚席,上映的日子里也有不少人争先上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去看《热辣滚烫》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贾玲靠着100斤肉成为了新顶流。

但尽管《热辣滚烫》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剧情依旧经不起推敲。

一个无所事事的女人因为一个渣男痛改前非,打着“你只活一次”的旗号却靠着营销镀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度过去后,不少被割韭菜的观众反应过来,笔锋转向,大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贾玲。

这时候网友们才发现,从《李焕英》到《热辣滚烫》,贾玲仿佛一直在乐此不疲地营销。

虽然《热辣滚烫》看起来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但却掩盖不住它海市蜃楼的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热辣滚烫》的退烧也给新电影《转念花开》埋下了一颗隐雷。

《转念花开》的折戟

前几天,贾玲的新电影《转念花开》再次占领了舆论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预备定档的消息传到观众的耳朵里如同一声闷雷,直接引发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群嘲。

而贾玲的新电影为何遭到观众抵制?这是不是她营销过度的反噬?

答案是肯定的,比起“天才导演”的头衔,贾玲仿佛更适合“营销鬼才”这个titt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你好,李焕英》时期,贾玲的营销便初见雏形。

她用思念的眼泪感化了观众,引发了一阵怀念母亲的热潮。

但好在那部电影确实拍得很灵,而且母爱这个更古不变的话题也更容易戳中大众内心的柔软,引发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焕英》时期,贾玲的营销只是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在《热辣滚烫》时期,她的营销越发变本加厉,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靠铺天盖地的营销撑起来的。

观众比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不如说是去电影院探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玲靠着这部电影再赚一波热度,并且借此机会推出新电影《转念花开》。

这才使得新电影未播先火,贾玲又一次占领了舆论高地。

一边打着题材新的旗号,一边还用“流量花旦” 吸引观众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两个营销点无疑都落空,玩转流量的贾玲这一次是真的马失前蹄了。

虽然这次贾玲转换赛道,开始尝试严肃题材,但观众对此却是一百个不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贾玲这个跨界导演能拿捏好犯罪片的尺度吗?

这类题材虽然很吸引人,但其中的严密逻辑却很难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大导曹保平都需要一遍遍推敲,更何况贾玲这个门外汉,怎么可能拍出好的犯罪片?

之前还有传言称贾玲的剧本被审查组打回来了,原因是因为剧中情节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

这令不少网友闻风而来,对着贾玲贴脸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可不是《热辣滚烫》时的小打小闹,毕竟犯罪题材可不像100斤肉那样可以靠人为的力量改变,认知的虚空是没办法一蹴而就的。

除此之外,90花杨紫的加盟也令这部剧备受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念花开》的班底很熟悉,演员和制作人员都和《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如出一辙。

除了演员表上的新成员外,几乎又是熟悉的制作、熟悉的配方。

杨紫的演技放在偶像剧里还手拿把掐,但放在大荧幕上可就没眼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她还饰演一名被传销迫害的农村妇女,这简直令观众没办法想象。

电视剧和电影的壁可不是一般的厚,一些爆米花电影也就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犯罪题材的电影里,一般导演都不敢轻易尝试,生怕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

但也许是想给电影加一些卖点,贾玲才这样大胆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今不止是她,许多知名导演也开始向流量明星们抛出了橄榄枝。

企图用他们身上强大的粉丝和流量效应给电影上一层保险,虽然这样确实带动了一些票房,但却引来了更大的反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海堡垒》到《749局》,流量的加盟已经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

本末倒置的导演们,真应该思索一下什么才是电影最要紧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销和流量可以让电影锦上添花,也能令它万劫不复。

而贾玲的这次电影,又想通过营销,捞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