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新政府主动提议参照美国与乌克兰矿产协议模式,与美国签署资源开发协定,这一决策本质上是在主权与短期利益间进行危险交易,或将成为中东版的“卖国协议”。

历经十二年战乱的叙利亚,基础设施损毁率超70%,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新上台的沙拉政府急于打破困局,将“美国援助”视为救命稻草。但回顾乌克兰与美国2024年签署的矿产协议,堪称主权让渡的典型案例——乌克兰需将锂、钛等战略矿产未来50%收益注入美乌共管基金,美国企业获得长达30年的资源独家开发权。这种“重建换资源”的模式,实则让乌克兰沦为西方资本的资源殖民地,国家经济命脉被彻底掌控。

叙利亚若复制这一模式,意味着拱手让出国家核心资源主权。代尔祖尔省的25亿桶石油储量、霍姆斯地区的稀土矿脉,都将成为美国资本肆意掠夺的对象。根据泄露的协议草案,叙利亚需将油气资源收益的45%纳入共管基金,美国企业还将获得资源定价主导权。这种条款无异于让叙利亚经济重新套上殖民枷锁,未来数十年的发展红利将被西方资本收割。

外交层面,叙利亚此举将严重冲击地区战略平衡。伊朗外交部已明确表态,认为“这是对中东战略互信的破坏”;俄罗斯更直接指出,叙利亚若与美国深度捆绑,将动摇俄叙军事合作根基。这种外交转向不仅会丧失传统盟友支持,更可能让叙利亚陷入地缘政治孤立,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棋子。

乌克兰的前车之鉴清晰可见:自签署矿产协议后,基辅政府在能源政策、贸易规则上处处受制于美国,甚至连天然气管道建设都需经美方批准。如今叙利亚正重蹈覆辙,所谓“重建合作”不过是美国资本扩张的幌子,而叙利亚新政府却甘愿以主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输血,这种短视行为终将让国家付出惨痛代价。当资源被掠夺殆尽,所谓的“援助”褪去伪装,叙利亚或将发现自己早已沦为又一个被掏空的“乌克兰”,在主权丧失的深渊中再难翻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