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为了更便宜一点点点,到处滴滴好友「求帮砍一刀」,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代没手机咋办?那要怎么砍价才能买到种草好物呢?
其实老祖宗们早就开发了「摸手指对暗号」「拿《论语》当密码」等等堪称「神来之笔」操作!
想象一下杜甫、李白这些古代“顶流”穿长袍摇折扇,砍起价来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帝」——假装要走、引经据典、甚至用袖子当「加密聊天框」。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古代菜市场里藏着多少影帝级砍价名场面!
01
袖子里的“地下交易”
扯着嗓子喊“便宜点”是砍价的下下策,古人早玩出了高级感!
市场上买大件(比如牛马、古董)时,买卖双方会把手指缩进长袖子里,像“对暗号”一样摸手指比划价格。
牙人(中间商)通过长袖遮挡手势议价,形成「手语密码」系统。例如食指弯曲代表「九」,拇指与食指相捻代表「七」,外人根本看不懂(现代人肯定能秒懂的)。

就连中介(牙人)都穿超长袖子专门干这事儿,双方手指在袖中比划时,旁人无法窥探具体金额,既保护商业秘密,又维持体面。
电视剧里那些袖子一甩、眼神一递的场景,真不是瞎编的!
02
读书人的“雅砍”
文人砍价连数字都不说,全靠秀文化。
比如俩书生买帽子,店家开价3贯,书生说道:“《颜渊》(《论语》第12篇)咋样?”
——意思就是1贯200文。(对半砍,有我妈的魄力了!)

店家一听,甩出《卫灵公》(第15篇),表示成本价1贯500文,少一分不卖!
清代还有记载,某秀才购笔时吟「二水中分白鹭洲」(拆「洲」字为「三」「川」),暗示300文成交,商家若不解则需赠笔!
虽然我没理解为什么店家没接收到议价信息,还要白赠送商品的逻辑,但古人的砍价是真文雅啊。
03
心理战术
明代《商贾指南》记载,买家若嫌价高,需作势离店,此时商家常主动降价挽留。此法在牲畜交易中尤为常见。

类似的还有,清代玉商对生客常虚报高价,若买家直接砍至三折并欲离开,商家会分三步挽留:首次让价10%,二次追加5%,最后以「结个善缘」名义再降5%。此套路被称为「喂饭式降价」,需买家多次离场才能破局
不得不说,这类心理战术在当下也不过时,但我每次实践的时候,店家从来没有挽留过我...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从古人袖子里的砍价暗号,到今天的618一键下单——购物这件事,终于不用再拼演技了!
古人的砍价智慧让人拍案叫绝,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为省点钱,得摸袖子、背《论语》、找中介演戏……简直比上班还累!
好在今天的我们,再也不用和卖家“勾心斗角”了——新东方官方旗舰店直接把全年唯二的大优惠怼到你面前,不用砍价,我们自己先“砍”为敬!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店,不用摸袖子对暗号,不用背《论语》砍价,古人折腾半天的“省钱大计”,你点个“立即购买”就能搞定!
直达618主会场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