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取钱救命,没想到却为取钱丢了命!

5月14日,一段“患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期间身亡”的视频热传,引发热议。一名网友反映,其姑妈重病住院期间,让子女带着身份证到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一笔5万元的定期存款,但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本人到场才能办理。家属将患病老人用轮椅推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

“不来取不了”老人病重取钱被要求亲自到场 ,结果当场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来取不了”老人病重取钱被要求亲自到场 ,结果当场身亡

不幸的是,患者在银行门口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老人的家属称,他的姑妈多年来一直多病缠身。前段时间因为偏瘫导致腿摔断了,在医院里住院。老人的女儿想让老人转去别的医院治疗。于是老人让她的女儿拿着身份证和银行的存单去农业银行田心支行把存在银行里的最后一笔定期存款5万元取出来。

老人的女儿到银行以后,工作人员告诉她必须要本人亲自来银行办理才可以把钱取出,女儿很明确地告诉工作人员她的母亲有重病在身,来不了银行。然而工作人员在知道存款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情况下还是要求必须当事人亲自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银行都是有上门服务这一项的,重病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申请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然而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告知老人的女儿可以申请这个服务。而是一再强调必须要老人亲自到银行来才行。

无奈老人的女儿只能联系她的老公用轮椅抬着老人来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老人来到银行后意识比较模糊,身体状况很差,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人脸识别,眨眼,张嘴,这些对意识不清晰的老人来说本就很困难,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次。

拖了几个小时都没有取到钱,最后老人实在撑不住倒下了,一直到老人去世后她的钱才取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是取自己的钱来救命的,然而却因为银行各种刁难,折腾半天,钱还没取出来人就走了,银行领导也没出面解决问题。

我们国家有法律规定,各个行业的服务条款,都是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的基础之上,但是总会有个别的服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难老百姓。

农业银行的服务理念是:客户至上,始终如一。可是钱存到了他们银行却是被如此刁难,有本人和身份证都不给取钱,真是忘本啊!

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明明资料齐全银行就是各种刁难不给取出来,这样钱就归银行所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老人不止一个子女,可是老人当时也被抬到了银行,为何还百般刁难,直到老人去世后才给取的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到底是谁的过错咱先不说,但是人是在银行去的银行总该负一定责任吧!

说到底,这些荒诞剧都是"系统冷漠症"闹的。

银行、公证处、电信公司……个个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只认条文不认人。

您问他们为啥不能变通?人家有"标准话术":"这是规定,我们也没办法。"

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啊!当年乔布斯搞iPhone,要是也按这逻辑,用户还得先证明"自己会玩手机"?

更可怕的是,这种冷漠正在"传染"。

医院要证明"病重才能取钱",社区要证明"活着才能领养老金",连买个火车票都得证明"我不是黄牛"。

咱们老百姓活得像在玩密室逃脱,天天找线索破解"如何证明我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时代,别让规则把人逼成"行为艺术家"。

有人可能要说了:"银行也是为安全着想。"可问题是,安全网越织越密,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就像那个卖金条的老哥,账户说冻就冻,钱货两空。

按这逻辑,以后结婚是不是得先查查彩礼是不是赃款?生孩子得先证明"精子卵子都是合法的"?

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那句台词:"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可现在看来,还得加上一种——"规则病"。

株洲这事儿,说大不大,就是个取钱难;说小不小,那是条人命。可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社会对普通人的"规则霸凌"。

咱们老百姓要求不高:存钱时别问"钱从哪来",取钱时别问"人去哪了",看病时别问"你妈是不是你妈"。

毕竟,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是哪天连人都被规则逼死了,那这规则,不要也罢!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