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多岁的重病老人在银行有一笔5万元定期存款需要取出来应急,亲属代取过程中被要求本人必须到场,最终,老人在银行等待了一个多小时钱都没有取出来,结果,悲剧发生,老人在银行门口不幸离世......
刷到这条热搜后,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很气愤,先在心里把银行骂了一遍,骂他们太死板,但是,在看了多个媒体的综合报道后,我发现事情的真相可能跟网传信息有出入。

这件事发生在湖南株洲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之所以上热搜是因为老人侄子的爆料,5月14日,老人侄子称,姑妈在重病住院期间,需要用钱,于是女儿带着身份证去取一笔5万元的定期存款,这个钱是用来支付医药费的,但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本人到场才能办理,无奈之下,家属只能用轮椅把老人推到银行取这笔钱,但是,在办手续的过程中,老人在银行门口离世了。
家属称,老人被推到银行后,足足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把钱取出来,一时间,银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几乎一边倒指责工作人员办事太死板,也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指责银行服务态度以及办事速度等问题,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看到中国农业银行关闭了评论区,只允许自己评论,因为讨伐他们的人太多了。
目前银行方面也回应了,老人在办理手续过程中不幸在银行门口离世这件事是确实有发生,目前,银行正在配合警方调查以及处理善后事宜,具体情况后期会通报。
家属接受采访时,悲愤地说:“一定强行要本人过来,打了很多投诉电话没用,两个小时都没有把钱取出来......”
这种事情确实让人愤怒又难过,但是,从媒体的后续报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媒体报道这件事时,都不全面,可能这件事的全部真相,确切说是这件事的全过程,并不是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那么简单。

据媒体,以及网传视频和相关的监控录像,我们捋一捋这件事的全过程。
去世老人的侄子彭先生说,姑妈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摔断了腿,有中风的迹象,于是,老人的女儿就带着身份证,户口本和老人的存折去了银行取钱,但是忘记了密码。
知情人称,是因为三次输错密码后,银行工作人员让“挂失重置密码无法代办”,要求本人操作的,随后,老人就被女儿和女婿用轮椅推到了银行。

老人家属说,取款手续很麻烦,还要刷脸解锁,下午4点持续到银行下班都未完成,这时候,老人的状况非常不好,有气无力,几乎无法动弹,而且银行还开着空调,有点冷,老人就被家属推到了银行门口,最终,老人因并发症在银行门口离世。
银行方面称,期间,他们有劝家属让老人去休息,但是都被拒绝,而且,在老人没有来银行前,家属并没有告知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且也没有提出上门办理这样的要求,老人的家属称,他们当时也不懂这些。
目前双方各执一词,我们先说结论,银行办事效率确实不行,这件事上有责任也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家属一开始告知老人的真实情况,银行或许也不会强制要求必须去现场。
此事引发热议后,媒体致电中国农业银行客服,客服称,若储户行动不便或患病,家属可携带双方身份证件、存折及密码到网点办理取款,也可申请上门服务。
如果说,老人女儿并没有告知老人身体状况,涉事网点工作人员未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选项,也可以理解,但是,在老人到场后,并且老人去银行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已经很不好了,这个情况下,还没有根据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来简化流程,导致业务办理耗时过长,最终老人离世了才把钱取出来,确实也存在重大过错,太死板。

为什么我们说,目前大家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相呢,因为据新浪财经报道,有知情人士称,网传消息有不实成分,家属先是三次输错密码,网点工作人员才表示挂失重置密码无法代办,取款过程中,家属从未向工作人员提及客户病情,后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劝说家属带老人回去休息,家属拒绝,老人被推到网点时就是昏迷无意识状态,头偏向一边。
因为现在事件还在调查中,我们等待官方通报。
这起悲剧,板子全打在银行身上其实是有失公允的,这起悲剧也给所有的银行敲响了警钟,特殊情况下,可以化繁为简,把效率放首位,而且,这种类似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所以,网友们才会群情激愤,骂银行一方,不过就这起事件而言,双方肯定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
这场发生在银行门口的悲剧,也直指一个痛点,任何行业,在生命面前,所有规则都应该让路——这不是破坏秩序的任性,而是文明该有的慈悲,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