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就有责任和义务保证顾客的财产安全,所以银行方面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虽说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顾客的合法权益,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5年5月15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湖南株洲一位62岁的老人死在了银行门口。

按照老人家属的说法,老人因为病重不能亲自去银行取钱,所以老人的女儿和女婿就拿着两人的身份证和存折去取钱。

但是钱没能取出来,银行要求必须是本人亲自前来取款,万般无奈之下,家属只得把老人推到了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折腾之后,老人死在了银行门口,钱没取出来,人走了。

按照家属的说法,之所以取老人的钱,就是为了给老人看病,如今钱没取出来,老人却死了。

那么事情真的像老人家属所说的那样吗?要知道,如果真的属实的话,银行的做法就太没有人情味了。

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场的,银行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上门为老人服务。

这件事情被传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在全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当地的相关部门也迅速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2025年5月15日晚上,银行公布了时间线,按照银行的说法,老人的家属拿着身份证和存折来取款,连续三次输错了密码。

从这1点上可以看出,老人并没有把存折的密码告诉自己的女儿,或者说是老人把密码记错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银行卡输错三次密码都会被锁定或者是银行卡被取款机没收,需要本人拿身份证到银行领取银行卡并重置密码。

更何况这是一张定期的存折,家属并没有告知银行工作人员老人的身体状况,而是回到家里,径自把老人推到了银行。

银行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的眼睛紧闭,面对问答已经没有意识了,所以紧急开通了绿色通道。

另外还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把老人送到医院,银行会把钱打到医院里面,这样就不会耽误老人的治疗了。

但是家属并没有听从建议,于是银行又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可以把老人先送回家,银行派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第二个建议依然没有接受,最后,家属表示,不打算给老人送医院了,而是打算取出钱来给老人办后事。

如果银行所说属实的话,这件事情完全就出现了大反转,根本不像家属所说的那样,是银行强制生病的老人必须亲自来。

更重要的是,家属在曝光这件事情的时候,口口声声称是取钱,为了给老人治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老人存折里面的钱,是不是就不给老人治病了呢?既然存折里的钱暂时取不出来,做儿女的,难道不能先拿钱给老人治病吗?

别说是老人有钱,即便是老人没有钱,给老人看病也是儿女们天经地义的事情啊。

当然了,双方的说法都是不同的,但唯一的事实是,老人确实死在了银行的门口,这1点确实让很多人寒心,以至于舆论出现一边倒,全部都在指责银行。

个人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要客观看待,首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这件事情上面,我们着实没有看到家属身上有任何孝顺的举动。

其次,银行多次建议让老人回家或者去医院,结果家属都没有接受建议,最终才导致老人在银行折腾了两个小时不幸去世。

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属于谁的责任呢,家属爆料称是银行的责任,银行公布的时间线又显示,银行没有任何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件事情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随着舆论在网上持续发酵,老人的家属发声,目前已经与银行协商达成一致,双方达成了和解。

按照老人的侄子彭先生的说法,银行方面将负责老人的丧葬费用,“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协议)是我表妹跟他们签的”。

对于银行公布的时间线问题,老人的家属也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不再追究了,准备赶回老家,给老人办丧事了。

在这起事件当中,虽然看似双方和解了,皆大欢喜,但是那位死在银行门口的老人呢?似乎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了,因为他已经去世了,他的亲属也已经得到了10万的赔偿。

在这里替那位老人感到不值,做儿女的替老人看病,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为什么要把病重的老人推到银行去呢。退1万步来讲,即便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求本人必须到场,难道老人的情况家属不知道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把病重的老人推到银行,到底是想要拿钱给老人治病,还是想要老人存折里面的钱呢?

对于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是真的太寒心了,替老人感到寒心,也替老人感到不值,生下这样的儿女,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