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的临近(5月19日24 时),多家机构预测,国内汽柴油价格将迎来年内第五次下跌,下调幅度约为230元/吨。
这一调整意味着,届时多地92号汽油有望重回6元/升的时代,为消费者和相关行业带来显著的利好影响。

本轮油价下跌的背后,是国际原油市场的复杂博弈以及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综合作用。
按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调价主要依据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加权平均价与上一周期国际原油价格加权平均价的变化率。
在本轮计价周期内(4月30日时-5月19日24时),国际原油价格呈现跌后反弹走势。
前期,由于欧佩克+(OPEC+)意外大幅增产,导致市场情绪偏悲观,原油价格下跌。
欧佩克+的这一举措打破了市场对原油供应稳定的预期,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承压下行。
后期,随着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及中东地缘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震荡上涨。
但整体来看,本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均值环比下滑,使得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处于负值水平。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油价下跌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出行成本的降低。
据测算,预计5月19日92号汽油跌幅在0.81元/升,0号柴油的跌幅在0.2元/升左右。若这次下调落地,多地号汽油将重回6元/升。
以70升的油箱来计算,私家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12元左右。
虽然单次加油节省的费用看似不多,但长期积累下来,能为家庭开支减轻一定的负担。
此外,居民驾车出行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刺激更多的出行需求,对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对于物流运输行业来说,油价下跌更是一个利好消息。
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中,燃油费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0号柴油价格的下跌,直接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成本,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当前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油价下跌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也有利于降低商品的运输成本,进而可能对物价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历九轮调整,分别为“三涨四跌两搁浅”。
调价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较去年底分别下跌5元/吨和元/吨。
本轮调价过后,2025年的调价格局将变为“三涨五跌两搁浅”。
调价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较去年底分别下跌 425 元 / 吨和 410 元 / 吨。
未来,国内油价的走势仍将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欧佩克+能够有效控制产量,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带动能源需求增长,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趋于稳定或小幅上涨。
反之,如果供应过剩问题持续存在,或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
油价或将重回“6元时代”,这是国际原油市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消费者和相关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油价的波动是常态,未来仍需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
对于国内消费者和相关行业来说,应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动态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和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供应稳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油价或将重回6元时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