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声称,印度已提出取消对从美国进口的所有商品的关税。这一说法很快遭到印度方面的驳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一份声明中对媒体表示,目前谈判仍在继续,“一切尚未有定论”。苏杰生表示,任何贸易协定都必须对两国都有利。印方的这一声明与特朗普当天早些时候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莫迪(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资料图)

回溯到5月12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发出了提议,准备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罕见对美摆出了一副“强硬”姿态。并且,印度此举也被解读为“效仿中国反制美国”,正好处在中美日内瓦会议取得成果后,一直富有大国野心的莫迪,便也想吃一波“红利”,可印度还没做出行动呢,转眼就先传来“戏剧性反转”。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在卡塔尔打了莫迪的“脸”,称美国在印度做生意“非常困难”,还指出印度对美国提出了一项协议,但具体细节还不得而知。

特朗普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也并未表示美国是否将降低对印度关税或对印度实施零关税。特朗普还谈到了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就将生产转移到印度一事。他透露,他曾告诉库克,他不希望苹果在印度生产,因为印度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约为1290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7亿美元。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抱怨印度的关税和贸易壁垒过高,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近日,印度商务部长将访美,与特朗普政府的官员继续谈判。但就目前来看,应该很难谈出什么成果。毕竟,中国之前给打了个样,证明不对美国妥协照样能赢得尊重,所以现在各国都想学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姿态,争取更大的利益。但问题在于,中国是凭实力和美国硬刚的,包括印度在内的美国盟友就不一定能成功了。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只会引起特朗普的不满,起到相反的效果。在他眼里,美国和这些盟友的实力地位本来就不对等,后者没资格威胁美国。

特朗普与莫迪(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与莫迪(资料图)

美国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特别是特朗普这样一个分毫必争的商人总统,绝不可能让别人白白占了便宜。印度的谈判筹码明显不足。中国之所以能在贸易谈判中与美国打平手,依托的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的底气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反观印度,尽管坐拥14亿人口,但GDP总量仅为中国的1/5,制造业增加值不足中国的1/10。在核心技术、市场规模、产业链完整度等关键领域,印度都缺乏制衡美国的有效手段。

所以阿根廷经济学者费南迪等人认为特朗普不会吃莫迪这一套,他不可能接受第二次失败,这样各国都会对美国转向强硬;所以如果印度坚持到最后,大概率是遭到美国更严厉的关税报复,美方不会对印度退让。此外也有管带你认为,莫迪这次对美国采取“掀桌子”行动,一部分原因也是对美方如此早地和中国达成协议而不满;印度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供应链替代国”并打算从对峙中获利,没想到特朗普和解如此之快,让他们的希望落空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经济时报》此前报道,印度政府本月12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拟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国以“保障措施”为由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印度强调,这一反制措施旨在通过“实质等效”的贸易调整,平衡美方举措造成的经济损失。彭博社形容,这是印度首次提出反制美关税政策的举措。

莫迪(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资料图)

总之,这次莫迪抄作业抄到一半被当场叫停,传递出一个信号:复制中国的路没那么容易,制造业更不是靠一两个政策转移那么简单。一个国家能不能撑得起全球供应链,靠的是长期产业积累,而不是喊几句“印度制造”就行。对印度而言,与其去学中国的“打法”,不如脚踏实地去补课,否则在国际博弈中,不但赢不了筹码,反而会被反复“教育”。毕竟,中方给全世界的答案并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思路——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基础上,以实力赢得尊重,以合作破解围堵。就看印度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