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西坡
【导语】近日,网传原北理工教师宫某自杀。记者就此传闻咨询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人员称暂时没有收到相关消息,以官方公告为准。
这件事,于公,宫教授已经得到足够严重的惩罚,于私,我对他持有偏同情的态度。愿无恙。
上个月,这事正火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北理工常同学,现在该你了》(4月21日)。可能有的朋友看到了,有的朋友没来得及看。
第二天(4月22日),我又写了一篇,探讨了一下小作文文化这个现象。可惜那天尝试了好几次,文章都未能发出。
今天看到这个消息,又想起那篇旧文。摘出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关键的段落,再尝试一次,看能不能发出。我真的无意针对任何人或者机构,只是想引起大家思考,我们究竟想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
小作文之恶
就拿昨天的文章(指《北理工常同学,现在该你了》)来说,我跟某人某校有仇吗?没有。我主要是厌恶小作文,我们可以抛开那件具体的事,重新谈一谈小作文文化的恶劣之处。
从现象上讲,我厌恶的是——“每一条聊天记录,都将成为呈堂证供。”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东西遭到肆意滥用,对社会心性的破坏,是无以复加的。
如果有人想说“你要是光明正大,有什么可怕的”,请先把你手机递给我,让我看个仔细。道理不是这样讲的。
我认为人的存在,是分层级的。每个人有社会身份,在社会身份之下,还有更基础的存在方式,那就是你在家人面前,在知心朋友面前,在亲密关系之中存在方式。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游戏规则,不能随意用一个层级的东西破坏另一个层级,否则会人人不自安。
这么说好像有为潜规则辩护的嫌疑。对,当一种规则出问题的时候怎么办?理想的方式,就是走对应的渠道去处理,所谓程序正义。现在这个词很少有人讲了,但它有存在的必要。那些渠道走不通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考量事情本身的严重与紧迫程度,所谓事急从权。这个时候打破层级,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让人厌恶的小作文,最大的BUG就在于,你会发现好像并没有一个紧急不得已的触发点。而是当事人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处处留心,步步为营,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出致命一击。
人人皆可为猎手,人人亦皆可为猎物。
我有一个比喻,社会的组织,有各种各样的“化学键”,但这些“化学键”是有优先级。我认为,小作文文化破坏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那种“化学键”。这种“化学键”的大规模断裂,会把社会推向“他人皆地狱”的噩梦。
这么说吧,你永远无法期待,小作文文化会导向任何一种可持续可扩展的正义。你想,假如“原子”都无法自存,怎么可能出现“分子”或者更复杂的结构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