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当年震后的援助情况,试图从这些零散的记忆中拼凑出善款使用的真相。

今年,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7个年头。

谁都未曾料到,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一场由十八线女星黄杨钿甜掀起的舆论风暴,竟将大众的目光,再度聚焦到了汶川与雅安地震后民众捐款资金的去向问题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的开端颇具戏剧性,黄杨钿甜在18岁生日时晒出照片,照片中的她光彩照人,而那对价值200多万元的奢侈品耳环,瞬间吸引了网友们的注意,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导火索。

要知道,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公务人员,且曾在雅安当地任职,种种线索表明,其父亲的工作极有可能与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紧密相关。

这一发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开始质疑,黄杨钿甜家庭的巨额财富,是否沾染了地震善款与重建款项的“不干净”?

面对网络上汹涌的质疑声,黄杨钿甜的父亲不得不站出来公开回应,全盘否认了所有指控。然而,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怎能平息这已然如滔天巨浪般的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倍感蹊跷的是,事件持续发酵多日,本应站出来将事情说清楚的相关部门,却集体噤声,沉默不语。

唯有黄杨钿甜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在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简单回应,这无疑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也愈发激起了公众的好奇心与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解决这场风波的办法本就简单明了。相关部门只需对当年善款的去向展开调查,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若真有问题,依法抓人严惩;倘若毫无问题,也能还大家一个真相,让这场风波就此平息。

但直到现在,相关部门依旧毫无动作,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莫非当年两次地震的巨额捐款,已然成为一笔无人敢碰、无从下手的烂账?

回顾历史数据,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半年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爱心如潮水般涌来,共筹集到捐款652亿元,这一数字出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团队公布的调查报告,白纸黑字,有据可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2010年1月6 日审计署发布的《汶川地震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显示,全国筹集的社会捐赠款物高达797.03亿元,其中资金687.90亿元,物资109.13亿元。

截至审计结果公布时,全国尚结存捐赠款物269.34亿元,并且此次审计宣称未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

不过,在2016年,有媒体爆料称,汶川地震的652亿捐款中,有501亿的去向一直未公开,这一消息再次将公益事业推向风口浪尖,引发民众对捐款流向的深度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人感慨:那些慷慨解囊的捐款者,90%都对自己的钱,最终用在了何处一无所知,并非他们不想知道,而是一直被蒙在鼓里。

除了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总捐款捐物达到19.06亿元。

2016年,雅安当地政府发文称,3年来累计支出款物15.89亿元,占总募集额的83%,善款主要投向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建设,占支出总量的 50%。

已披露详细用途的款物为14.31亿元,占支出总量的90%,涵盖了学校、医院、敬老院、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救灾物资发放、小额信贷、生态农业等多个方面。

如今,黄杨钿甜事件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公众对善款流向追问的大门,网友们自发开启“对账”模式。

自称是雅安人的网友现身说法,有的表示当年灾后重建房子,全是自家出钱,未从政府处拿到一分一毫;有的则称仅得到1万块重建费用,其余十几万都要靠自己家庭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天文数字般的捐款,仅凭网友们的回忆与猜测,无疑是杯水车薪,就算对到世界末日,恐怕也难以对出个所以然来。

在这关键节点,那些手握捐款一手资料、最有能力和责任将事情调查清楚的相关部门,难道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吗?

还是说,这些善款的流向早已混乱不堪,真的成了一本无法理清的烂账,想查都无从查起?

民众期待着相关部门能给出一个说法,期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毕竟这些善款,承载着无数人的爱心与希望,不容被遗忘,更不容被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