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声明指出,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统症状加剧而新发现一个前列腺结节,医生在进一步评估后于16日诊断拜登患有前列腺癌。声明称,虽然这是一种更具侵袭性的癌症,但这种癌症似乎对激素敏感,因此可以进行有效治疗,拜登及其家人正在与他的医生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目前,前列腺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等进行成功治疗。但前列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

目前全球前列腺癌在研治疗药物约650个,在研靶点集中在PSMA(FOLH1)、AR、GnRH receptor等靶点。

目前上市的前列腺癌药物种类繁多,涵盖了多种作用机制,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ARSIs)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辉瑞的恩扎卢胺(Enzalutamide)2019 年 11 月,恩扎卢胺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失败后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且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患者。2020年,恩扎卢胺获批新适应症: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成年男性患者。2020年进入医保乙类目录。

  • 强生旗下的阿帕他胺(Apalutamide)同样是一种口服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在mCRPC和mHSPC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最初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制,并于2009年授权给Aragon公司独家开发。目前,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制药(Janssen Pharmaceuticals)负责该药物的市场推广。

  • 拜耳的达罗他胺(Darolutamide)则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可降低mCRPC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发生率。

与此同时,骨靶向剂也在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 拜耳的镭-223(Ra-223)是一种α粒子发射体,可选择性地靶向骨转移灶,减缓骨痛,延长mCRPC患者的OS,尤其适用于伴有骨转移但无内脏转移的mCRPC患者。

  • 诺华研发的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是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破坏,预防骨相关事件(SRE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

PARP抑制剂为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阿斯利康研发的奥拉帕利(Olaparib)是首个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携带BRCA1/2、ATM等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

此外,核药也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诺华的Pluvicto(镥 [177Lu]-特昔维匹肽)于 2022 年先后获得美国 FDA 和欧洲 EMA 批准,用于 PSMA 阳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三线治疗。2025 年 3 月,FDA 又批准了该药的拓展适应症,用于在一种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后、未经过化疗的 mCRPC 患者,即二线治疗。该药物4月在我国递交了上市申请。Pluvicto(镥 [177Lu]-特昔维匹肽)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放射配体疗法(RLT),由靶向配体与治疗性放射性核素(镥-177)结合而成。进入血液后,Pluvicto 可靶向结合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前列腺癌细胞。结合后,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能量可破坏靶细胞,抑制其复制能力和/或引发肿瘤细胞死亡。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针对CDK4/6、AKT、WNT和表观遗传靶点的药物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通过阻断不同的细胞生长和存活信号通路,有望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在研药物的推进为前列腺癌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新浪医药综合

内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