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里员工在大厂11年,离职后回到农村老家过上了惬意的生活。全部身家330万,被爸妈开玩笑说他是村里首富。

替大家试过了,农村回不去了,至少在我这里。大龄未婚,女!
去年在城市打拼得疲惫不堪,满心以为回老家能重拾往昔惬意,于是选择回家全职考公。 记忆里,老家带给我的是温暖欢乐。夏日午后,自家门外老树下有我和玩伴在嬉闹;农忙时,田野里父母在干活,我们拾着麦穗在奔跑。现在,一切都变了。站在相同地方,树木已经不知何时砍掉了,脚下从泥土小路变为了硬邦邦的水泥路。无忧无虑的感觉消失不见了,小时候盼长大,长大后又想回到小时候。回家住的小半年时间, 老家的人们似乎对在外闯荡又回来的人有着别样的眼光,我害怕被他们笑话,怕听到那些诸如“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之类的闲言碎语,焦虑值被一点点拉满。
待在家的日子里,参加朋友婚礼,看到两人长达十年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我好为她开心却也不禁想起了自己依然还在单身。……那一刻我的焦虑值达到了40%,因为自己31岁了。
说服自己回老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要考公。但是在参加了一场考试后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我好像失去了学习的能力,本想考公考编的幻想也被周围难于上青天的话语击退了一些,此刻我迷茫,不安,焦虑值达到60%。
特别是看到昔日的同窗嫁得良人,事业有成。要么是有自己的生意,衣食无忧;要么就是在体制内,求得安稳。我已经到了看子敬父的年纪,我怕自己待在家让父母抬不起头。而且,这么多年过去,老家的发展模式和人际关系早已发生了变化,我在那里已经没有什么资源。而我,像是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不知道该从何做起,焦虑值达到80%。
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关注我之前的工作薪资,好奇我为什么回家,最后婚姻成为经常议论的话题。31岁,在老家遇到个人都说你该结婚了,在大城市你讲你31岁,大家还认为你年轻,有拼劲。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在老家我的生活是被人议论的,大家给我挂上大城市回来的标签,亲戚朋友的“关注”让我感觉透不过气……此刻我的焦虑值达到了100%。
最后,我又灰溜溜回到大城市。就这样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我对自己求学离开家后短暂回去的经历做了一个总结。
发展受限:小县城的职业机会少,找工作难、晋升更难,收入锐减,生活一眼望到头。
人情复杂:关系网密布,做什么事都要靠关系,没背景的普通人很难出头。
观念落后:小县城的婚恋观念保守,30+未婚的女生容易被贴上“剩女”标签,找到合适的对象难。我最无语的是,31岁竟然有人给我介绍离婚的男性,就因为人家在县里有几套门面房。
挺羡慕文章开头那位网友回老家的勇气,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他能回去,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回去。中国人比较讲究“衣锦还乡”,人家毕竟已经是村里“首富”了。
作者:芳草清清;编辑:思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