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当周恩来接到淮海战场传来的战报时看到上面写着贾汪地区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部合计两万三千多人战场起义让出防区,华野部队快速行动切断黄百韬第七兵团后路,进一步加强了战场主动权。这一消息让周恩来大为欣喜,直接称赞贾汪起义为淮海战役第一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铁军

说起来贾汪地区起义的国民党部队那可是历史悠久而铁骨铮铮,这两支部队当年都是西北军的核心部队之一,在民国初期就开始反对蒋介石,如今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候给蒋介石政府给予致命一击,命运的回旋镖也算是有始有终。

起义部队第五十九军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的老部队,当年这支部队在东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当初张自忠被冤枉为卖国之人被蒋介石调离部队,第五十九军为了营救老长官团结一致共同伸张诉求,原本一名将领在部队中有如此高的威望正是蒋介石所忌惮的,但是最终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出面请求,蒋介石最终将张自忠放回了五十九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自忠回到第五十九军后,既感谢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仗义执言,也对老部队的支持感动不已,进一步明确了必以抗日而报国的热血理想,而第五十九军也成为第五战区中李宗仁除了自己核心桂系部队外最信得过的部队之一。在台儿庄大战中,张自忠率领第五十九军不计前嫌驰援庞炳勋部,并且在之后拼尽全力牵制住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给台儿庄战场缓解了极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对于一名将领来说,战场就是他最好的归宿,而张自忠从回归第五十九军的那一天开始就希望自己能够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以自己一人之血换民族之明天。已经成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仍然亲自带兵指挥战斗,而当他牺牲在前线的时候由于战场太过混乱,其麾下部队还不知道这一消息。当五十九军的老部队黄维刚三十八师感觉情况不大对靠近张自忠指挥阵地时,碰到了从战场逃生的残兵这才得知总司令已经阵亡。三十八师是张自忠的老部队,得知这一消息后全师上下同仇敌忾,师长黄维刚亲自率领敢死队冲入日军已经占领的战场一番激战后将张自忠遗体抢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汪起义

张自忠牺牲以后,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由同为西北军的冯治安率领,虽然蒋介石政府对于张自忠的牺牲给予了很高的规格,老蒋甚至亲自抬棺,但是五十九军上下明白不管蒋介石此刻是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这支部队此后的命运定当颠沛流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淮海战役前夕,第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这些曾经的老西北军实力上还是不被国民党高层信得过的,也不敢直接把他们放在核心战场上,于是让他们在贾汪矿区进行策应,但是这样的安排正中张克侠和何基沣下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后来在起义中立下大功的将领中何基沣早在1938年就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卢沟桥事变中率部英勇抗日的将领,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早已心存不满。张克侠则是1929年入党的"特别党员",在第五十九军中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他是张自忠的连襟(两人妻子为亲姐妹)。张克侠长期在张自忠麾下任职。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张克侠任29军副参谋长,协助张自忠处理危机。张自忠殉国后,他成为这支部队的精神纽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开始张克侠和何基沣二人互相不知道对方身份,后来二人才知道原来对方是亲密战友。二人顶头上司冯治安虽然对二人行为有所怀疑,但是他已经没有办法去动摇二人在部队中的影响力了,于是干脆就置之不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何二人带领五十九军两个师和七十四军一个半师合计两万三千多人在贾汪地区起义直接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心理防线。起义部队让开的防区,使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迅速南下,切断了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退路。粟裕后来回忆:"如果何基沣、张克侠不起义,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包卫黄百韬兵团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