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流!

这里不是说开源不重要哈,也很重要。

只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开源的效果和速度是没有那么快显现的。

你能保证下个月就能马上提高收入吗?反正我不能。

但节流就不一样了。

现在开始节流,下个月立即就能看到效果。

不管你承认与否,对于普通人而言,更容易掌控的并不是开源,而是节流!

既然如此,花点心思在这上面又何妨?

1)节流第一步,先堵住漏洞。

自从手机支付流行起来之后,我们花钱越来越无感了。

这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花了很多钱。

如果你有记账,你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小钱比大钱花得更多。

很多时候,让我们口袋慢慢变空的,不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大钱,而是无意识花出去的一笔一笔小钱。

如果能把这些小钱积攒下来,也能存下不少。

所以,存钱第一步,先记账,找到你钱包的漏洞,然后堵上它!

有些人可能会嫌记账太麻烦,无法长期坚持下来。

那就统一用一张银行卡消费,月底直接查看账单复盘总结即可。

记账不是目的,它是我们发现自己消费漏洞的一个手段而已。

你对你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越了解,你就越能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节流。

2)节流不是“穷”,也不是“抠”,而是拿回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不管你承认与否,很多人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人诱导着下单消费的。

所以才会买回来很多自己根本不会用的东西,或者明明不缺却还在买买买。

这个时候,我们相当于把自己生活的掌控权拱手让给了别人。

可在你遇到困难,真正需要用钱时,这个“别人”可不会伸手帮你哦。

不记得哪里看到的一句话: “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就要花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积极夺回花钱的主动权,将来就要为了钱而烦扰。

而真正的自由,并不是买买买,而是你可以不买。

当我意识到,我一个月只要不到2000块就能养好自己时,我顿时感觉非常有安全感。

这意味着,不管将来环境有多差,我都能照顾好自己。

生活的底气,不仅来自存款的多少,还来自对清醒的认知。

3)情绪消费,是最贵的消费!

经常听人说,我需要喝奶茶续命,我需要买这些没用的玩意儿提供情绪价值。

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下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说明当下过得不开心!

最要命的是,买买买并不能把我们从当下的困境中逃脱出来,反而会让问题加重。

像我的一个朋友,她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次累了,受委屈了,就疯狂买衣服,吃美食。

还美名其曰,我这么辛苦赚钱,一定要对自己好。

但其实她只是被情绪控制了钱包而已。

不仅如此,为了维持她的高消费,她要更努力地加班,更多地消耗自己。

最终变成了一场恶性循环。

为情绪买单,是最贵的消费,往往还是最浪费的消费。

所以,我更愿意少买点东西,找一份没那么消耗的工作,哪怕收入会少一些。

我还会像《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这样,每天醒来都会有所期待,我的情绪也就能安放好了,钱包自然就守住了。

4)节流,不能靠意志力,要靠规则。

就好像零食控制一样,买了一堆回来,然后再每天提醒自己要少吃点。

相信我,这是很难做到的。

一开始就不要随便把零食带回家,看不到想不起,自然就不需要自我克制了。

存钱也是一样的。

不是到处逛逛刷刷种草了才来说,我要控制自己少买。

而是一开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逛,没有种草自然就不需要克制。

我甚至会把钱藏起来,主动给花钱设限。让自己压根没机会买。

制定好属于自己的规则,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5)节流,不是收缩,而是扩张。

大家之所以对节流避之不及,无非是觉得节流是在压缩自己的欲望。

短期来看的确如此,长期来看,又是另一番景象。

你想想看啊——

理性的节流,是让你收住无意义的、浪费性的支出,而这些守住的钱,是对未来的托底。

理性的节流,是放下面子上的比较,换来的是安全感和底气。

最后用网上的一句话来收个尾:

别觉得慢,普通人的财富积累,本就不是靠一夜暴富,而是一点一点守出来的。

你能守住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