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再次强调了中国的重要性,表达了访华意愿。特朗普发起的对华关税战未能迫使中国让步,反而导致美国企业供应链受阻、物价上涨,最终被迫接受中方条件,他希望通过访华重启谈判,降低中国对美国牛肉等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关税壁垒,扩大对华出口。
美国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特朗普试图说服中国取消对美稀土出口限制,但中方始终未松口。中国在5G、AI等领域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美国企业,特朗普希望通过访问推动技术合作,为美国经济注入新动力,改善对华关系也有利于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特朗普以此争取选民的支持。
特朗普“服软”,万斯“服硬”,与其说是特朗普和万斯“打中国牌”,不如说是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使得特朗兽“服软”,中国在发电量和制造业的硬实力使得万斯“服硬”。近日,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段视频火遍网络,他在采访中直言:“中国的发电量大约是美国的三倍,那才叫创新,才叫发展。”

万斯的“坦言”有大数据支撑,依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总发电量突破9.4万亿千瓦时,美国为4.4万亿千瓦时,中国总发电量是美国的2倍多,仅比较两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国接近3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是美国的3倍,此外,中国的发电量超过美、日、德三国的总和。
除了发电量占有绝对优势以外,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领先,损耗率低于2%,已被42个国家采用为标准。中国72%的新增装机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青海省曾实现连续100小时全清洁供电。美国电网老化,发生过多起大停电事故,联邦削减清洁能源预算,地方禁止风光项目,导致美国长期依赖高污染的能源发电。
电力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能源,万斯之所以承认中国电力优势,主要是警示美国在基础设施和AI、电动汽车等未来产业竞争中的短板。AI耗电巨大,仅训练GPT-4就耗能300万度电。中美电力成本差异直接影响了产业布局,中国通过“西电东送”保障算力中心供电,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成本比美国低37%,中国以稳定的低价电力吸引了全球高端制造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