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

金辉洒落在风景如画的城南大道上,

呼吸着南边田野吹来的清风,

行车在如墨色缎带的道路上,

沿路的绿植随风摇曳,

错落有致的景观花坛如流动的水彩画卷徐徐展开。

这条焕新之路,

让昔日的城乡交接地带蜕变为

“车行景随,步步生花”的生态走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畅景美,心旷神怡!”驾车人李先生由衷赞叹。“从前货车、轿车、电动车混行,每逢高峰便拥堵不堪。”提及过往,李先生连连摇头,“如今双向六车道豁然贯通,货车外迁至新国道,行车如行画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随着新316国道外迁及宝成南路、长征南路等交通工程相继落地,南城新区东西向路网短板日益凸显。原澴川路(城南大道)仅为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难承重负。依据《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南大道改造工程应势启动,旨在打通毛陈站与南城新区的快速通道,疏解老城压力,优化空间布局,为产城融合注入新动能。

为此,按照《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南城新区急需开辟一条东西向快速通道连接毛陈站与南城新区,同时解决南城新区纵横道路网不匹配的矛盾,完善城市区域服务功能,疏解老城人口,促进老城更新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发展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每天在这里散步,心情格外舒畅。”居民刘女士几乎每天都要漫步于此,见证着这条道路的蝶变——新植林木苍翠成荫,街角公园悄然落成,交叉路口花坛缤纷夺目,南延路段停车场与充电桩便民利民……

“路修好了,更要提档升级!”

孝南区委书记张全民指出,城南大道作为毛陈站与南城新区衔接的关键纽带,将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功能轴、景观轴、民生轴,作为南部新城最重要的主干线,推进城南大道沿线改造提档升级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感市南城新区城南大道、孝武大道市政工程是孝感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升级优化周边用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加速孝感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孝感市南城新区城南大道、孝武大道市政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作为孝南区“城市品质提升”头号工程,城南大道沿线环境提升项目加速推进。项目以10.089公里生态长廊重塑城市肌理,构筑起投资9000万元的城市发展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横贯南城新区的东西动脉,西起宝成路东至福源路,通过“一带、三段、四节点”总体规划,打造出融合城市功能与自然生机的绿色动脉。

30.6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带犹如城市绿肺,4.728公里慢行绿道编织成15分钟便民生活网,四大景观节点宛若明珠镶嵌,共同谱写着“自然共生、文化浸润、智慧通达”的城建新篇。

项目以人行道外侧新建绿化带和现状绿化景观提升为核心,同步推进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优化道路两旁界面。

通过实施绿化、亮化、净化工程,赋予道路更多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新增道路红线内绿化面积达10.18万平方米,红线外绿化面积达20.42万平方米。

项目串联起自然生态、人文科技、低碳慢行三大主题路段,形成“自然共生、文化融入、绿道贯通”的生态活力多彩景观带。同时,重点提升宝成路口、长征南路至玉泉路、孝武大道立交桥下、福源路口四大节点区域,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标景观。

多维价值重构城市发展格局

作为南城新区贯穿东西向的城市主干路,城南大道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交通动脉升级

作为南城新区“五纵六横”骨干路网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通过10.089公里立体化改造,构建起贯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建智能公交站台、优化道路界面设计,使东西向通行能力提升40%,实现与孝武大道立交桥等关键节点的无缝衔接。

工程同步实施雨污分流、海绵城市技术,根治原道路排水顽疾,形成支撑南城新区与临空经济区、云梦经开区协同发展的“黄金走廊”。

产城融合纽带

作为南城新区产业升级的“龙骨工程”,项目通过优化市政管网布局,为沿线现代物流基地、高职教育园区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新建智能导览系统与景观节点,吸引科创企业入驻,预计带动周边土地增值20%,形成“交通轴-产业带-生活圈”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为孝感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筑造战略支点。

生态治理典范

以“自然共生+智慧低碳”为理念,打造三级生态体系:道路红线内10万㎡景观绿带形成“翡翠项链”,红线外20万㎡生态缓冲区构建碳汇屏障,4.728公里慢行绿道串联香樟林荫与紫薇花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入智能灌溉系统与光伏路灯,实现年节水30%、节能25%,使整条大道成为可呼吸的“城市绿肺”,区域碳汇能力提升60%。

民生温度镌刻城市新记忆

“目前,主路已经完工并通车,渡口街路口、便民服务中心对面以及宝成路至南卧路段的绿化工作已完成。城南大道与北京南路交会节点、天仙南路红绿灯处的绿化整体提升优化工程也已圆满结束。同时,宝城路路口的停车场建设也已竣工。此外,职校南边厂房的广告牌、标识牌统一制作工作,新华段也已顺利完成。后续,我们将继续配合建设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完善两侧绿化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片区路网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孝南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下雨天要踮着脚跳‘梅花桩’,现在推婴儿车都能平稳通行。”市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民生工程的温度。

项目通过20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根治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内涝顽疾。4处景观节点、12个口袋公园构建起全域公园体系,智慧公交站台与慢行系统无缝衔接,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市民生活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监测显示,沿线PM2.5浓度同比下降18%,负氧离子含量提升3倍。通过建筑立面整治与广告牌统一规划,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人文秀场”,孝文化浮雕墙与智能导览屏相映成趣。特别设计的夜光跑道与休憩驿站,让城市空间成为市民的“第二会客厅”。

战略枢纽驱动区域协同

作为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纽带,城南大道通过“四维联通”战略凸显枢纽价值:

交通联通:与孝汉大道形成“十字”路网,作为连接天河机场与孝感主城的“30分钟通道”,其建成使跨城通勤效率提升50%,加速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推动武孝产业协作进入“同城化2.0时代”。

产业联通:沿线布局的8大专业市场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形成产业链互补。

生态联通:串联王母湖湿地与老澴河景观带,构建武孝生态走廊关键节点。

数字联通:依托道路智慧设施搭建区域数据中台,实现交通、环保、应急等7个领域数据互联。通过5G智慧灯杆、车路协同系统等新基建,将通行效率提升至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标准。

可持续城市的创新实践

城南大道的蜕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三大转型逻辑:

从“道路建设”到“场景营造”

通过植入社区花园、街头剧场等12类城市家具,将交通空间转化为市民生活剧场。

从“工程思维”到“人本关怀”

无障碍设施100%覆盖、适老化设计等细节彰显城市温度。

从“单一功能”到“系统集成”

道路作为城市生命体,承载生态调节、文化展示、数字治理等复合功能。

为推动城南大道提档升级迈入新阶段,沿线乡镇街道以“敢快干”作风,加速推进道路两旁提档升级工作。

新华街道持续推进城南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正在对南侧联城社区53亩空地及便民服务中心西侧43亩土地进行增绿补绿,沿线打造居民休闲的“绿色氧吧”。

孝南开发区聚焦“增绿量、提品质、强管护”三大目标,全面排查辖区沿线裸露土地、道路绿化缺口等薄弱环节。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立体绿化模式,补植樟树、法国梧桐等树种;对大面积裸露土地,通过草籽播种与绿网覆盖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抑制扬尘、涵养土壤,夏季即可实现全面覆绿。

城南大道外沿线20米已完成植树补绿,正在打造小景观,要建成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空间。南桥纵二路路口24亩空地,已完成植绿,种了2500棵树和10,000平方米草皮,为周边居民营造舒适环境。

“在孝感市政府、孝南区各单位街道及通灿公司的协同推进下,项目进展高效有序,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孝南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全线绿化带基础施工基本完成,骨干树种如桂花、水杉、晚樱等已栽植过半,四季花卉搭配初现雏形;路灯安装、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慢行步道等便民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孝南区正以“123+X”发展格局为指引,推进30个交通项目协同建设。

这条凝聚匠心的生态大道,不仅承载着百万市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更肩负着推动主城能级跃升、加速武孝融合的时代使命。当四季流转的风光以新的风貌呈现在通达畅快的道路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路的蜕变,更是一座城向着“生态宜居、智慧人文”现代化新城阔步前行的坚定身影。

PRODUCED掌上孝感

✍️ 编辑︱扬大

来源︱孝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