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外滩城市更新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以下简称外滩工作站)走进黄浦区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以下简称黄浦二征所),以“法律培训+知识竞赛+故事共情”模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化作破解征收难题的“金钥匙”,为这项关乎民生、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收工作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房屋征收、土地流转、补偿安置……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征收工作的“法治标尺”。它从征收程序的合法性到补偿标准的合规性,从被征收人权益的保障到矛盾纠纷化解的依据,为征收工作划定了“红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活动开始,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虞扬扬解读了警示案例,详细讲解了征收程序中的关键节点,明确解读了法律底线,确保征收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同时,她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读了民法典第243条中关于补偿的规定,帮助征收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补偿标准,确保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与实务能力,在案例分析后,还举办了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实战答题+情景模拟+法官解析”模式,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可落地的实务工具。

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时小雪将民法典总则、物权编、继承编的核心条款与征收场景深度融合,围绕征收中的高频法律争议,设计了一场“沉浸式”法律小考。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来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了多支参赛队伍。参赛人员纷纷举手作答,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房产权人去世,无遗嘱,他的继承人有哪些?”

“公房承租人系高龄老人,其子女对老人签约的行为能力有异议,该怎么办?”

“承租人过世,户籍在册人员仅剩一未成年人,能否与该未成年人签约?”

“孤寡老人过世,无配偶、子女,其外甥能否来主张权利?”

这些问题不仅是竞赛题目,更是征收工作站常见的法律难题。参赛人员在答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到法律知识,还要结合工作实际,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每轮答题结束后,外滩站的法官们会进行专业的点评与讲解,帮助参赛人员进一步巩固法律知识。

一位参赛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法律知识竞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以前总觉得民法典离我们征收工作很远,现在才发现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最后,黄浦二征所的工作人员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

比如,在一次征收中,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某私房产权归属不清,导致继承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议,进而引发了签约僵局。各方继承人的权益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影响了整体征收工作的进度。

“那是一栋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宅,产权人多年前去世,其子女主张房屋产权,留下了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他回忆道,“继承人之间对于房屋分割和补偿方式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我有印象。当时征收事务所还来到外滩工作站进行咨询。”民事审判庭王蓓蕾法官随后进行法律讲解,她不仅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相关条款的法律内涵,还分享了她在处理类似案件中的应对策略和调解技巧。

“面对复杂的产权争议,我们首先要依据民法典第209条,明确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效力。这不仅有助于确定产权归属,还能为后续的征收补偿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

关于继承人,王蓓蕾进一步解释道:“老人的子女较多,其中还涉及到代位继承的部分,我们可以结合继承编的相关规定梳理一份亲属关系图。在梳理完相关权利人后,我们可以引导各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尝试打破签约僵局。”

同时,王蓓蕾还分享了一些调解技巧,比如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运用法律条文来化解矛盾。征收故事的分享会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旻奕

黄浦二征所常务副总经理

今天的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法律知识培训、知识竞赛和故事分享,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还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民法典在征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 佳

黄浦二征所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

征收工作关乎民生福祉,法治则是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天平。民法典既是征收方的“履职指南”,也是被征收人的“权利盾牌”。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以法为绳,才能确保征收工作的公平公正。只有以民为本,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编辑:张海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