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田女士常年伏案工作,因颈部胀痛伴右上肢麻木1个月就诊。经颈椎CT检查,提示颈椎间盘突出。田女士对此很疑惑,我的颈椎间盘为何会突出呢?什么是颈椎间盘突出?它与颈椎病是什么关系,如何调治和预防呢?

什么是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相当于两节椎骨之间的一个“弹簧垫圈”,随年龄增长最易发生退变(即功能减退或老化)的组织,尤其颈椎结构薄弱,受力大,活动多,最易退变。颈椎间盘突出就是在退变基础上,加之急慢性损伤(如猛然扭转暴力、长期低头弯曲、过度运动、不良姿势等),造成颈椎间盘压力过大,包绕椎间盘的纤维环损坏失去阻挡作用,颈椎失去稳定性。这时,这个“弹簧垫圈”就很容易“突出重围”从后方薄弱之处跑出来,从而引起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的危害
颈椎间盘突出侵占颈椎椎管空间,同时对椎管内走行的神经根、脊髓产生压迫和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它对身体的危害较大,轻者可产生一侧颈部肩臂疼痛和手指麻木,重者会压迫脊髓导致胸部以下感觉异常、下肢无力,甚至出现不完全性瘫痪。
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的区别
从现代医学上讲,颈椎间盘突出属于影像学CT或核磁报告上的一个诊断名词,常与颈椎反曲、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等同时存在,均属于产生颈椎病的病因。因此,颈椎间盘突出不能等同于颈椎病,它只不过是一个病症,是引起颈椎病的“祸首”之一。而颈椎病属于一种综合征,包含范围大、症状多。在临床上,看到颈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还需结合临床症状,才能诊断为颈椎病。
随着CT及核磁在颈椎病临床检查方面广泛应用,报告颈椎间盘突出者越来越多。检查有轻度颈椎间盘突出且无症状时不必紧张,只需观察即可;一旦颈肩部有症状又检查出颈椎间盘突出,就应引起重视。只有积极调治,才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或神经功能损害加剧。
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与颈椎病类似,一般选择中西医综合疗法效果较好。
西医可采用理疗、颈椎牵引等治疗。理疗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颈椎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
中医根据辨证,既可选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补肝益肾中药内服,如独活寄生汤等;还可配合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按摩理筋,可起到“肉松、筋顺、骨正”效果。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针灸拔罐疗可活血化瘀、通络散寒;还可采用含中药的盐包热敷颈部,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功效。
症状严重者建议佩戴颈托固定和保护。
颈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①减少低头。平时尽量减少长时间低头,不妨多向后抬抬头,以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研究表明,正常人抬头时颈椎压力只有4~5千克,而低头30°时则压力达到18千克。故《素问•经脉别论篇》曰:“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②改变不良睡姿。不枕高枕,不抱头睡觉,选择枕头高度12~15厘米为宜,以荞麦壳、决明子枕等为好。
③防止颈部扭伤。如猛然回头看、潇洒甩头、过度旋转、过度后伸等动作,都会造成颈椎间盘损伤。
④加强功能锻炼。除经常适当户外运动外,这里推荐两个休闲锻炼方法,可增强肌力和颈椎稳定性。一个是抬头踮脚尖运动,取站立位,双侧手臂自然下垂,抬头伸长脖颈,挺胸收腹,不时踮起脚尖,保持颈、胸、腰椎呈条一直线,自然平静呼吸。另一个是抱头后伸抗阻训练,将头抬高,挺直腰背,双手抱住枕后部,尽量让使头后伸,让颈椎向后做抗阻运动。以上动作每次做20~30个,每天做2~3次。
⑤避风寒。颈椎间盘突出亦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故天冷要保暖颈部,以防风寒外邪侵袭,经脉痹阻,气血不畅,诱发或加重病情。
文/郭仲华主任医师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