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与舆论的不断追问下,官方终于发布了一份有更多信息量的“官方通报”。
刚刚,四川雅安方面发布称:
近期,网络反映黄杨某甜“天价耳环”有关情况引发社会关注。雅安市成立由纪检监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其父杨某在雅安工作期间及其涉雅的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现将相关核查进展情况予以通报。
杨某于2010年10月报名参加雅安市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于2011年4月被录用为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4年9月,借调至雅安市投资促进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2015年1月,调入雅安市投资促进局下属科级事业单位雅安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工作。2017年2月,杨某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无法照顾小孩为由,向雅安市投资促进局提出辞聘申请。2017年3月,雅安市投资促进局按程序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杨某作为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市容市貌管理、违法建筑查处等工作,未参与灾后重建项目工作。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杨某在雅安市投资促进局及其下属事业单位雅安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工作期间,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网络平台管理、信息服务等工作,协助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协调工作,其工作不涉及灾后重建项目招标、资金审批管理和慈善捐款。雅安市投资促进局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的招商引资项目中,杨某作为招商项目联系人的有1个,为估算投资7亿元的荥经县云峰山4A级景区开发招商项目,该项目最终没有招引到投资商。
经核实,杨某在雅工作期间未经手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未涉及灾后重建资金审批管理和慈善捐款。杨某在雅工作期间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在参加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和工作期间涉嫌故意隐瞒违法生育二孩问题。对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监察机关已立案调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之前,演员黄杨钿甜佩戴“高价奢侈品耳环”事件引发关注,多个消息称,黄杨钿甜父亲曾为四川雅安公务员,质疑其高额消费不合理,引发全网热议。
事态发酵后,当地官方躲躲闪闪。但随着疑点越来越多,媒体与舆论开始进一步质疑。

相关报道显示,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网络上分享成人礼照片。照片中,黄杨钿甜佩戴的耳环被指认是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公价约230万元。
大量网友认为,2007年出生的黄杨钿甜作为年轻演员,不应该有如此高的消费水平。有网友就此事发文,称黄杨钿甜父亲曾是雅安的公务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舆论热议后,涉事部门雅安市经合外事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黄杨钿甜父亲2017年辞去公职,下海经商至今,他个人及家属收入情况确实和经合外事局无关,更多的信息,需要黄杨钿甜他们自己来回答。
实际上不光涉事的该局躲躲闪闪,当地的职能与监管部门也在装聋作哑。
特别是5月16日下午,一位自称为黄杨钿甜爸爸的用户也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
网传百万耳环并不是正品,本人涉及雅安灾后重建、赈灾贪官等是谣言。
官方的回应,自然遭到舆论和媒体的抨击。
极目新闻在评论中指出:
相关部门的结论是草率的。毕竟,黄杨钿甜的父亲曾是公务员,应该受相关法规制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下海后经商做什么,是否与原单位业务存在利益关系,都是有要求的,怎么能由“当事人回答”?
极目新闻的文章认为,当地有必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耳环是正品还是仿品?
二是,黄杨钿甜的父亲经商是否与原工作单位有利益关系?
三是,杨伟是谁,为何在此时卸任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退出股东?
媒体的质疑,开始铺天盖地的涌向当地。
值得注意的是,5月14日,也就是“天价耳环”被曝光的第3天后,其父杨伟任法人的公司进行了多次工商信息变更,包括公司名称、经营项目、股东变更等,杨伟卸任相关职务并退出股东行列。
媒体指出,这一反常举动是否构成“销毁证据”或“规避调查”,需由相关部门判定。
而纵览新闻则指出,公众的质疑,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从公务员辞职下海的时间线,到家族企业的业务范围,再到房产与奢侈品的资产状况,网友的“顺藤摸瓜”式追问,反映出社会对公权力可能被私用的高度警惕。这种“刨根问底”的监督热情,本质上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
一个曾经的公职人员,在辞职创业后迅速积累起可观财富,这本身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其财富积累的路径是否透明,是否与曾经的职务影响力存在关联,是否涉及权力寻租或不正当利益输送。尤其是在涉及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务时,公众有权知晓相关项目的运作情况,有权监督公共资金的流向。
辞去公职不等于“免责金牌”。即使杨伟已经辞职并离开工作岗位数年,其任职期间的行为仍受法律约束。
对于这份官方通报,你怎么看?
来源:知灼

↓↓↓欢迎关注社群会员官方服务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