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卖房帮小叔子带娃,现在想来养老,我:找小叔子,别来烦我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话搁在咱老百姓嘴里,就跟锅里的米香似的,听着实在。

可到了我这儿,却成了扎心的刺。

我叫林秀,今年36岁,跟丈夫陈磊在城里开了家不大不小的超市,日子过得不算大富大贵,却也像模像样。

陈磊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个小他五岁的弟弟陈强,打小就被公婆宠得像眼珠子,我这当嫂子的,面上不说,心里头多少有点数。

要说这事儿的由头,还得从七年前说起。

那年陈强非要辞了厂里的活儿,跟人去南方倒腾服装,说是能赚大钱。

公婆一听小儿子要

“干大事”,眼睛都亮了,变着法儿地想帮衬。

可手里那点积蓄,连个零头都不够。

有天我下班回家,刚进楼道就听见屋里吵吵嚷嚷,推开门一看,公婆红着眼圈,陈磊闷头抽烟,陈强在旁边搓着手。

“秀啊,”婆婆拉着我的手,声音哆嗦,“你看你小叔子这事儿,咱当爸妈的不能不管……”

我心里咯噔一下,就听公公咬着牙说:“我跟你妈合计了,把老宅子卖了,给他当本钱!”

这话跟炸雷似的在屋里响起来。

那老宅子是公婆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也是陈磊和陈强小时候的窝,怎么说卖就卖?

我刚想开口,陈强就抢着说:“哥,嫂子,你们放心,等我赚了大钱,肯定忘不了你们!到时候给爸妈买套更大的房子!”

公婆听了直点头,好像那白花花的银子堆在眼前了。

陈磊叹了口气,没说话,我知道他是个孝顺的,可这事儿也太离谱了。

房子卖了二十多万,全给了陈强。

他风风火火去了南方,头两年还偶尔打电话回来,说生意还行,让爸妈别担心。

公婆呢,就跟着去了南方,说是帮陈强带孩子。

我和陈磊想着,他们老两口愿意去就去吧,眼不见心不烦。

可谁知道,这一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除了逢年过节打个电话,平时压根没什么联系。

我心里犯嘀咕,好几次想问陈强生意咋样,都被陈磊拦住了:“别问了,爹妈愿意就行。”

直到去年冬天,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

婆婆打来的,声音嘶哑得厉害:“秀啊,你和陈磊……

能不能来趟南方?”

我心里一紧,赶紧问咋了。

婆婆在那头哭了起来:“你小叔子……

他生意赔了,欠了一屁股债,跑了!我们老两口带着孙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当时就懵了,拿着电话半天说不出话。

陈强跑了?那公婆和孩子怎么办?

等我们赶到南方的时候,看到的景象让我鼻子发酸。

公婆租住在一个破旧的地下室里,阴冷潮湿,小孙子冻得小脸通红。

婆婆拉着我的手,哭得像个孩子:“秀啊,我们实在没地方去了,你就看在我们是陈磊爸妈的份上,让我们回去吧……”

我看着眼前这对苍老了许多的老人,心里五味杂陈。

可转念一想,这事儿不对劲啊。

当初他们卖房帮衬小儿子的时候,想过我们吗?

这七年,他们在南方帮陈强带孩子,可曾想过我们在城里打拼的辛苦?

现在陈强跑了,他们就想起我们来了?

“妈,不是我不孝顺,”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当初你们卖房给小叔子做生意,是你们自愿的;你们去南方帮他带孩子,也是你们愿意的。现在他出了事,你们应该找他,而不是来找我们。”

婆婆一听这话,当场就急了:“你这是什么话!我们是陈磊的爸妈,不找你们找谁?难道你想让我们老两口死在外面吗?”

公公也在一旁唉声叹气:“秀啊,你就当可怜可怜我们吧……”

陈磊在旁边坐立不安,想说话又不知道说啥。

我看着公婆期盼又带着点哀求的眼神,心里不是没有动摇。

可一想到这七年的隔阂,想到陈强当初信誓旦旦的样子,我就硬起了心肠。

“爸,妈,”我看着他们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知道你们难,可这事儿不能怪我们。这样吧,我和陈磊可以帮你们租个房子,每个月给点生活费,但要跟我们一起住,不行。”

公婆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了。

婆婆尖叫起来:“你这是赶我们走啊!你怎么这么狠心!”

就在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陈磊突然开口了:“妈,秀说得对。当初你们把所有都给了弟弟,现在出了事,确实该先找他。我们会帮你们,但不能让你们住进来,不然对秀不公平。”

我惊讶地看着陈磊,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公婆更是目瞪口呆,好像不认识自己的大儿子了。

就在这僵持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南方号码。

我接起来,那边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请问是林秀女士吗?我是南方这边的警察,陈强找到了,他让我们通知你们……”

挂了电话,我把消息告诉了公婆。

他们先是愣住了,然后婆婆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老天爷啊,总算找到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陈强生意赔了之后,不敢回来,一直在外面躲债,最近实在撑不住了才报了警。

虽然他欠的债还没还清,但人找到了,公婆也算有了个着落。

现在,公婆跟着陈强回了老家,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好歹一家人在一起。

陈强也找了个正经工作,踏踏实实上班还债。

我和陈磊的超市生意越来越好,偶尔会给公婆寄点钱物,但再也没有提过让他们来城里养老的事儿。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一点不假。

人心都是肉长的,可热乎劲儿也得用对地方。

帮衬兄弟姐妹是情分,但不能没了分寸;孝顺父母是本分,但也不能没了原则。

有些路是自己选的,有些苦也得自己尝。

指望用一套老房子换个

“养儿防老”,到头来却发现,最靠谱的,还是自己脚下的路,和身边知冷知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