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阳气者生,阴气者死。"
《黄帝内经》中的这句经典名言,道出了生命与死亡的根本差异。
我国古代民间有句流传千年的老话:"阳世莫行阴间道",这句看似简单的训诫,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
深秋时节,落叶纷飞。湘西山区的青林村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被村民们尊称为"何道长"的何老先生,正在村口的古槐树下与几位乡亲闲聊。
突然,他目光一凝,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年轻姑娘正要走进村后的一条幽暗小径。

"姑娘且慢!"何道长声音洪亮地喊道,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那条路不可走啊!"
红衣姑娘停下脚步,转身疑惑地看着这位满脸皱纹的老人:"何爷爷,这不是去苏家村的近道吗?我赶着去给奶奶送药呢。"
何道长神情凝重地摇了摇头:"丫头,你可知道什么是'阴间道'吗?那条小路,正是我们老一辈口中常说的阴间道啊!"

红衣姑娘名叫苏小秋,是村里唯一考上县城高中的女孩,平日里对这些老一辈口中的禁忌并不太在意。
她不解地看着何道长:"何爷爷,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我走这条路好多次了,从没出过事啊。"
何道长叹了口气:"丫头,不是老头子危言耸听。五年前,你堂哥苏大柱不就是走了这条路后,一病不起,差点丢了性命吗?你年纪小,可能不记得了。"
站在一旁的村民刘婶接话道:"是啊,小秋,那事我记得清楚。你堂哥回来后就开始发高烧,说胡话,整整一个月才好转过来。"
苏小秋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她依稀记得小时候确实听说过堂哥生过一场大病,但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再说了,天色已晚,那条路本就阴森,又经过老坟场,多走几步绕道而行,何乐而不为呢?"何道长语重心长地说。


面对众人的劝阻,苏小秋有些犹豫了。但想到奶奶还在家中等药,她轻轻叹了口气:"何爷爷,我知道您是关心我,但奶奶的病耽搁不得。再说了,这么多年我走过好几次,不也好好的吗?"
说完,她朝何道长微微一笑,转身朝那条小径走去。身后传来何道长的叹息声和嘱咐:"既然如此,那你记住,路上不要停留,看到什么也别回头,更不要回应任何呼唤!"
苏小秋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身影很快消失在树丛中。
这条小径确实比正常的村道要阴暗许多。道路两旁的古树枝干交错,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阳光。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越往深处走,空气中的湿气越重,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钻入鼻腔。
苏小秋不禁加快了脚步,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这条路她确实走过几次,但都是在白天,而且从未走到最深处就绕道而行了。今天因为着急,才决定一路走到底。
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出现了一片低洼地带。这里曾是几十年前一场山洪后形成的水塘,后来水塘干涸,成了一片湿地。据说在更早的时候,这里是村里的乱葬岗,后来因为修路才改变了用途。即使是在白天,这片区域也总是雾气缭绕,阴森可怖。
苏小秋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快步通过,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落叶上缓慢行走。她猛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只有一阵冷风吹过树梢,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都是被何爷爷他们吓的。"苏小秋自嘲地笑笑,转身继续前行。但她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心跳也随之加速。
穿过湿地,前方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石桥。石桥下的小溪早已干涸,只剩下一道浅浅的沟壑。桥面上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滑腻。苏小秋小心翼翼地踏上石桥,忽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窜上来,仿佛整个人浸入了冰水中。
"好冷..."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双臂环抱着自己。奇怪的是,明明才是深秋,温度也不算太低,她却感到一种透彻心扉的寒意。
就在这时,桥下的干涸溪床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苏小秋定睛一看,竟然看到一团模糊的黑影在缓缓蠕动。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顾一切地冲过石桥,甚至没注意到自己的脚踝被桥上突出的石块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渗了出来。
终于穿过那段阴森的小径,远处苏家村的炊烟已经可以看到了。苏小秋长舒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寒意都消散了不少。她低头查看脚踝的伤口,发现血已经凝固了,只是周围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青紫色。
"可能是撞伤了吧。"她没太在意,继续朝奶奶家走去。

将药送到奶奶手中后,苏小秋并没有多做停留,因为天色已晚,她必须赶在完全天黑前回到青林村。奶奶看出她的匆忙,关切地问:"小秋,这么急着回去?不如在奶奶家住一晚吧?"
苏小秋笑着摇头:"明天还要上学呢,妈已经给我做好了晚饭,我得回去。"
奶奶叹了口气:"那你路上小心,别走那条穿过老坟场的小路啊,尤其是天黑以后。"
苏小秋心中一惊:"奶奶也知道那条路?"
"那可是'阴间道'啊,自古就有'阳世莫行阴间道'的说法。你爷爷在世时常说,那条路经过的地方,阴气太重,是阴阳两界的交汇处,活人不宜走。"奶奶神情凝重。

看着奶奶严肃的表情,苏小秋没好意思说自己来时正是走了那条路。她点点头,承诺会绕道而行,然后告别奶奶,踏上了归途。
回程时,苏小秋选择了正常的村道,虽然路程远了一些,但确实安全许多。走到半路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弱的月光下投下诡异的影子。苏小秋加快脚步,心中莫名地有些不安。
回到家时,苏小秋已经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她的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母亲一见她这副模样,连忙上前扶住她:"小秋,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没事,可能是有点累了。"苏小秋勉强笑笑,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对劲。

吃过晚饭,苏小秋早早地上床休息了。她觉得全身无力,脚踝的伤口也开始隐隐作痛。更奇怪的是,她总觉得有什么声音在耳边低语,却又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
夜深人静时,苏小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她又回到了那条阴森的小径,但眼前的景象却完全不同。天空是诡异的暗红色,道路两旁站着许多模糊的人影,他们无声地看着她,缓缓伸出手,似乎想要抓住她。而在石桥下,那团黑影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形,正慢慢地爬上桥来...
苏小秋猛地惊醒,全身冷汗淋漓。窗外,月光惨白,照在床前的地板上,形成一块苍白的光斑。她心有余悸地坐起身,忽然发现床边似乎站着一个人影。
"妈?"她试探性地喊了一声,但没有得到回应。那个人影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像。苏小秋的心跳加速,她伸手想要打开床头灯,却发现自己的手腕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握住。
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苏小秋想要尖叫,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就在这时,那个人影慢慢地抬起头,月光下,一张惨白的脸庞上空洞的眼眶直直地"看"着她...
第二天清晨,苏小秋是被母亲的尖叫声惊醒的。她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院子中央,而母亲正一脸惊恐地看着她。
"小秋,你...你怎么了?"母亲颤抖着声音问道。
苏小秋一脸茫然:"我怎么了?"
"你的眼睛...还有你在说什么怪话..."母亲害怕地后退了一步。
苏小秋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是梦游了,而且不知道在梦中做了些什么可怕的事情。她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随后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村里人将苏小秋送到了县医院,但医生检查后说她只是有些贫血和轻微感染,休息几天就会好。然而,回家后苏小秋的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她开始频繁梦游,时常在半夜站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她的脚踝伤口也不见好转,反而开始扩大,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黑色;最令人担忧的是,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常常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仿佛看到了什么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苏小秋是"撞邪"了,有人说她是得了怪病。最终,苏家决定请何道长来看看。
何道长一进门,就皱起了眉头。他仔细查看了苏小秋的情况,尤其是那个不断扩大的伤口。当他听说苏小秋曾经走过那条"阴间道"后,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我就知道..."何道长叹了口气,"这孩子阴气入体,被'阴间道'上的东西缠上了。"
苏母急切地问:"何道长,有什么办法救我女儿吗?"
何道长沉吟片刻,说道:"老话说'阳世莫行阴间道',这是有深意的。阴间道是..."
"阴间道是阴阳两界的交界处,是阴气聚集之地。"何道长神情凝重地说,"这些地方多是古战场、荒坟、废弃多年的井桥,或者是死亡气息浓厚的地方。阴气过重,会干扰人体内的阳气平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