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由多国外交官组成的代表团21日在约旦河西岸杰宁难民营入口处附近查看情况时,驻扎在杰宁难民营的以军士兵向人群鸣枪警告。以色列国防军21日就鸣枪一事致歉。根据以军说法,开枪原因是由于代表团“偏离既定路线,进入了一处未获授权的地区”。以军补充称,“对由此造成的不便表示遗憾。”参与此次访问的使团成员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以及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工作人员。事件中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外交代表团(资料图)
此次外交使团的访问行程和计划早在10天就进行了公布,以色列军方是很清楚的,并且在进入该区域之前,外交团已经在入口处等待了15分钟之久,如果说真的是误入了某些被禁止区域的话,为什么以色列士兵不在第一时间开火,而是专门等到 15分钟过后使团准备进去了才开火?显然,这是以色列故意为之的一次行为,不仅是对联合国一次公开挑衅,更是对外交使团的警告,同时这也体现了以色列的真正目的——彻底吞并加沙。
代表团接近杰宁难民营东门时,突然遭到以色列军方开枪“示警”。以军的说法是:代表团偏离了事先批准的路线,进入了未授权区域。所以他们才鸣枪示警,没有识别出对方是外交官。但这个说法,在国际上并没有被认可。外交官不是突然出现在前线的,行程是巴勒斯坦方面组织的,早已与以色列做过协调。再说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带着官方标识,突然就被误认为是“可疑人员”,这解释不太站得住。事发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要求以色列彻查此事。
那么接下来分析分析谁可能是幕后呢?以色列自己肯定脱不了干系。从内塔尼亚胡政府近期的政策来看,强硬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持续升级,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也在加剧,很可能想通过这种极端行为转移国内视线,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强硬态度”。另外,以色列长期依赖美国的支持,但最近美国的态度似乎有些微妙。有报道称,美国海军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已经离开红海,这可能暗示美国在调整对以政策,以色列或许想通过此举试探美国的底线。

外交代表团(资料图)
此次事件迅速引发了全球外交风暴,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做出反应,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强烈谴责以军行为,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解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严斥此举“不可接受”,法国外长巴罗紧急召见以色列大使并要求解释,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埃及等多国同步发声谴责。土耳其外交部直指以色列“蔑视国际法与人权”,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更以“严重关切”敦促以方彻查。
在22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相关问询时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相关事件,坚决反对任何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要求开展全面调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她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约旦河西岸的形势持续紧张,中方敦促有关方特别是以色列,不要采取任何进一步激化矛盾的举动。

士兵(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中方高度关注这一事件,坚决反对任何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并要求进行全面调查。以色列固然受到了美国的包庇甚至纵容,但是如此铺天盖地的国际压力,尤其是欧洲方面和中国一起向以色列施压,也是够以色列喝一壶的。以色列如果一味强硬下去,国际舆论只会越来越偏向巴勒斯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