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喜讯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京召开。广州获多项荣誉:广州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广州的45个先进典型分别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他用建筑记录时代变迁,以设计诠释人文精神,更以“两观三性”理论重塑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美学范式。

榜样热议
何镜堂,男,汉族,1938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梁思成建筑奖”。
何镜堂是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坚持中国特色建筑创作道路,构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打破了国家标志建筑设计由外国建筑师垄断的局面,用建筑记录时代发展,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无悔的奋斗人生。

他主持设计200余项标志性建筑,涵盖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广州海心桥、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等岭南文化地标,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创作体系。
作为建筑教育家,87岁高龄仍坚守教学科研一线,捐资200万元设立“何镜堂教育基金”并募集超1150万元,培养出3名全国、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9名博导、18位全国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建筑文化国际传播,他先后到世界各地和国际知名院校,举办“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剧变中国的建筑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建筑作品展和专业学术讲座,向世界展示中国建筑智慧,提升中国建筑师的国际影响力。
何镜堂院士表示,作为一位建筑师,能够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认可。回首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建筑生涯,从1983年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竞赛开始,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落成,再到近年来参与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团队的合作以及家人的理解。
他始终坚信,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营造,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印记。建筑不仅能够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还能传递出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开放。未来,他将继续秉持“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话语体系,为培养新一代建筑师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建筑记录时代的发展,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文明广州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