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美国的角度上,这30多年来美国确实没什么大的战略失误,反而最大化了霸权优势和资本优势,吸引了全世界大量优秀人才跑到美国去,但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这套玩法并不是最优的,也许在某个局部是最优的。

中国人的玩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打磨了几千年来最有效的一种玩法,那就是卷,或者叫大浪淘沙,或者叫养蛊,或者叫揭皇榜,名字可以有很多,形式也或者很杂乱,但核心一点就是能者上。
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教育体制之上的,很多人吐槽中国的教育体制,但其实这是最符合中国人当下的一种体制,基本上不会浪费任何的人才,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基本上有一技之长的统统都能选拔出来。
这也是为何即便很多顶尖人才跑到欧美去了,但中国依然发展很快速的原因,因为基数足够大,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学生奔赴各类企业,每个企业内部继续养蛊,最后总有人能拼杀出来。

用西方的术语来说就是KPI考核,只不过西方自己都慢慢不用了,因为他们做不好过程管理,最后索性直接搞成结果管理了,也是一种方式,但因为基数比中国小很多,所以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所以中国人的内卷并不是特意为之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一种选择,比如说2010年左右国内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光伏的产业发展,给出了大量的补贴,那自然就有各种企业挖空了心思想去拿补贴。
其中有些确实是骗补的,但也不完全是骗的,比如至少也得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之类的,因为很多企业在不同路线上不断试探,最后死掉了很多,但剩下的可都是强中强。

这种拼杀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蜕变,所以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在2021年到2022年之间开始爆发,因为该尝试的路都尝试过了,剩下的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聚焦,必然是越来越接近正确的那条路。
其实包括很多国企、研究所等都是如此,看起来好像是效率比较低下,但是因为有大量的人才在不断地在积累,短期内不显眼,但是积累个十年八年之后就会爆发,这也是为何很多国人都想不到现在的局面,因为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如果说全世界都是草台班子,那中国顶着诸多的困难依然能崛起,那问题就大了,因为那代表着可能人种更优秀,可能文化更先进,而这是西方无法追赶的,因为中国已经积累5000年了。
其实内卷就是一种创新,因为中国人最讲究平等,那你凭什么脱颖而出呢?只有各种卷,毕竟中国人一说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实际上中国人所谓的躺平,在其他国家看来都已经是非常努力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