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申花,这块牌子在中国职业足坛绝对是响当当的存在。

沪连争霸贯穿甲A时代,妥妥豪门。

可这么一支豪门球队,三十年来仅夺得1次联赛冠军,确实有些磕碜。

比不上早已消失地老对手大连万达,也比不上同时代的泰山,就连跟小兄弟海港比也相形见绌。

从亚军跌至中下游,甚至还曾在保级圈摸爬滚打,这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其实说白了这么多年,申花做出了太多错误的决策。

这些错误贯穿申花三十年,实在可惜。

一、郁知非的急于求成

93年底选择徐根宝做主帅,这步棋走得相当漂亮。

因为根宝带给申花全新的面貌,95年冠军便是最佳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97年开始,申花便始终在兜圈子,困在外教魔咒中不可自拔。

背后推手是郁知非得急功近利,他认为土帅已无法带领球队更进一步,唯有外教才行。

想法其实没错,但实施过程中有偏差。

最大错误在于年年换帅,始终无法形成固定技术风格,是不是决策失误?

因当时背景,郁知非太想复制95辉煌,已无法沉下心,也顾不上足球规律。

比如98年墨里西拿了足协杯冠军,全队认为此人有水平,是好教练。

可俱乐部却以各种理由未预约,找来只有名气的拉扎罗尼。

郁知非享受名气带来的轰动效应,却没考虑合不合适,会不会造成决策失误?

结果欲速则不达,只求表面的做法又如何能打破万达队的统治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9赛季位居联赛第五,创最差战绩。

郁知非有商业头脑,但注定无法在球场上获得成功。

急功近利是他最大的错,也是所有决策错误的根源。

只不过当时申花底子还在,成绩还不至于太差劲。

二、楼世芳的变本加厉

申花首次股改后,楼世芳成了老总,此人之前是文广集团办公室主任,此前基本不曾接触过足球圈。

刚上任便做出错误决策,聘请徐根宝担任球队主帅。

不是说根宝不好,可时过境迁“抢逼围”从先进理念成了基本操作,无优势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根宝管理风格也不适合一线球员,失败也是必然。

这个错误决策还引发一系列问题,申思提出转会,球队无力阻拦。

在祁宏是走是留的问题上也犹豫不决。

当时祁宏如日中天,申花想留他,但迟迟没实质性动作,加上申思劝说,最后也去了上海中远队。

这又是不是决策失误?

台柱子留不住,申花也开始大肆引援,因为楼世芳也想要成绩。

刚上任就被徐泽宪来了个下马威,里子和面子都得找回来。

这如同魔咒套在头上,加上环境不佳,最终酿成03赛季大错。

错误没立刻体现,却给后来者挖坑,这算不算决策失误?

徐根宝、吴金贵、威尔金森、贾秀全、涅波走马观花般上任,外援也是一批接一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世芳某些方面真跟郁知非如出一辙,甚至更胜一筹。

如此同时,申花排名居然跌到第12名,这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真是想啥不来啥。

此外,股改造成申花股东众多,文广、广电等都握有一部分股份,也给未来股权纠葛埋下了祸根。

请问,这又算不算决策失误?

三、朱骏的投机主义

朱老板从一开始就有浓浓投机痕迹,没有当时特殊背景,他根本得不到经营权。

朱骏靠游戏代言发家,没实体产业,哪能支撑足球投入?

巅峰时还能试试水,一旦丧失代言权,拿什么维持?

恶果很快出现,申花步上辽宁后尘,快把家底掏空了。

这算不算申花第二次股改的决策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欠薪、搬迁、股权等问题始终纠缠申花,算不算决策失误?

这些新老股东谁也不想让步,此时申花已成为他们手中的筹码,哪还有半点情分?

此时此刻,郁知非是不是会有些后悔?

原来球队从自己手中进行股改就是失误。

坦率讲,朱老板比起几个前任老总确实更懂足球,也喜欢足球,这没错。

但朱骏投机主义的思维注定无法将球队经营好,选他接手本身就是失误。

但话说回来,当年他若不进场,谁又愿意进场呢?

时也命也。

四、绿地的运营问题

14年初绿地集团收购申花,标志着球队经历了第三次股改。

绿地的实力确实比前几个股东强太多,但没想到在运营上却是最差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前郁知非便能通过跟曼联举行商业比赛赚钱,20年后却是只剩投入而没水花。

绿地时代最大的决策失误就是让周军担任总经理。

可以说当时球队沦落到为保级而战,此人功劳很大。

想想赵明剑、曾诚、冯潇霆、杨旭等人为何能加盟申花?

球队沦为“养老院”,一群没有归属感的雇佣兵能有多大战斗力?

除此之外,秦升、孙世林等人给申花这张名片抹黑,老周能置身事外?

以上这些是不是决策失误?

还有特维斯、沙拉维的引进,球队管理团队究竟有没好好分析过利弊?

花费上亿结果呢?

恒大和海港为何成功?能用简单一句“花钱多”涵盖吗?

恒大能用各种规定激发出这群球员最大的能力和潜力,申花为何不学?

海港国内球员不错,针对补强外援,这叫因地制宜,申花为何不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不是运营策略上的失误?

结果钱投了不少,连个水花都没有。

说白了,是整个绿地集团的决策失误!

五、总结

看看申花,从郁知非到绿地,居然经历了这么多决策失误,是不是不可思议?

所以这么多年来联赛冠军旁落也就不难被理解了。

如今进入久事时代,申花的运营和发展似乎又进入了另一种模式。

可以清楚看到,如今的申花过上精打细算的日子,大把花钱成为过去式。

这种情况下申花成绩确实出人意料,这背后离不开久事的运营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状态下斯卢茨基或许能长期执教,内外援得更换频率也在下降,有助于球队长期稳定发挥。

成绩逐年回升证明久事掌舵来并没有出现决策失误,这是大好事。

但久时也该考虑一下,足球这项运动毕竟需要投入,精打细算或许能拿一两个冠军,可想要让申花长期保持高水平,冠军气质必不可少。

而投入也是冠军气质一环,所以该有的投入必须得有,舍得下血本必不可少。

真正的王者应该拥有长远眼光、具备完善的运营,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别再为错误的决策买单。

最后,希望申花重返巅峰,球迷等了几十年是不是也该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