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宅基地买卖是件大事,关系到咱农民的 “安家之本”。但不少人疑惑:买了同村人的宅基地,能顺利确权吗?今天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给大家讲透关键条件,避免花了钱却落不着地!

一、身份“门槛”:必须是同村人!

宅基地确权的第一 “硬指标”:买卖双方必须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同村村民)。城市户口买农村宅基地?不行!外村人买本村宅基地?也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 62 条规定,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只能在本集体内部流转。

二、权属“清障”:先解决争议再确权!

宅基地有纠纷,神仙也难办!确权前必须确保:

四至界限明确:东邻张三、西至道路……边界写不清,邻居可能随时“抢地”;

无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前房主的兄弟突然跳出来说 “有继承权”,这类争议需先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

操作建议:买卖前要求卖方出具《宅基地权属无争议承诺函》,并找村委会盖章见证。

三、行为“合法”:这 3 类买卖碰不得!

就算身份合格、权属清晰,以下行为也会导致无法确权:

超面积买卖:宅基地面积超过当地规定标准(如南方某省规定每户不超过120㎡),超占部分不予确权;

违法改扩建后买卖:未经审批加盖楼层、扩建院子,属于违建,买卖后无法通过验收;

以买卖名义变相流转耕地:《土地管理法》第37条严禁占用耕地建住宅,违者不仅无法确权,还可能被处罚。

确权流程“划重点”:

签合同:写清房屋位置、面积、价款,双方签字按手印,找3名以上村民见证;

村委会备案:将买卖合同提交村委会,由村集体公示 7 天无异议后盖章;

申请确权:向乡镇自然资源所提交身份证、户口本、合同、原宅基地证等材料,等待实地丈量、审核公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提醒:宅基地买卖“风险高”,务必谨慎!

别贪便宜买“小产权房”:这类房子多为违法建设,无法确权,拆迁时可能血本无归;

保留原始凭证:付款记录、沟通录音、见证人的书面证明等,万一纠纷全靠它们“撑腰”。

宅基地确权不是小事,每一步都要符合法律规定。你家有过宅基地买卖经历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