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再来5桶水。”李女士匆忙地放下钱就要走。

“等等,这已经是这个月第165桶了,你家到底......”

“没事,就是用水多一点。”李女士头也不回地拖着水桶离开。

王师傅望着她的背影,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

01

王师傅经营这家小卖部已经十三年了。

十三年来,他见证了这个老旧小区里太多的人情冷暖。

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的老人生病住院,谁家又添了新丁。

在这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店里,王师傅就像是整个小区的信息中转站。

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个见多识广的中年男人感到困惑不解。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夕阳西下,王师傅正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

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住在6栋3单元的李女士。

李女士是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母亲,带着一个八岁的儿子小明。

平时她很少来小卖部,偶尔买点日用品,话也不多。

“王师傅,我要买2桶水。”李女士的声音有些急促。

王师傅抬起头,看到李女士脸上带着一丝焦虑的神色。

“好嘞,18.5升的是吧?”王师傅熟练地从货架上取下两桶纯净水。

李女士点点头,掏出现金付了钱。

“需要我帮你送上去吗?”王师傅热心地问道。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李女士连忙摆手拒绝。

王师傅也没多想,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可是第二天傍晚,李女士又来了。

这次她要的是3桶水。

第三天,还是3桶。

第四天,变成了4桶。

王师傅开始注意到,李女士买水的时间很固定,总是在下午五点半到六点之间。

而且每次都是现金支付,从不刷卡。

最让王师傅觉得奇怪的是,李女士每次买完水后都显得很匆忙,仿佛有什么急事在等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过去了,王师傅粗略算了一下,李女士已经买了25桶水。

“这家人是做什么的?怎么用水量这么大?”王师傅心中暗自疑惑。

他开始留意观察李女士的一举一动。

李女士每次来店里时,神情都有些紧张,眼神也显得有些疲惫。

她很少与人交流,买完水就急匆匆地离开。

王师傅曾经试图主动搭话:“李女士,最近用水量挺大的啊。”

李女士只是匆匆回应:“嗯,家里需要。”

然后就拖着水桶匆忙离开了。

02

进入第二周,李女士的购水量进一步增加。

从最初的每天2-3桶,现在变成了每天5桶,有时甚至是6桶。

王师傅开始认真记录李女士的购买情况。

他发现李女士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几乎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段出现。

而且她总是一个人来,从未见过她的儿子小明陪同。

这让王师傅感到更加困惑。

“小明呢?怎么最近都没看到他?”王师傅有一次忍不住问道。

李女士的脸色明显变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他在家写作业。”

说完,她加快了搬运水桶的速度。

王师傅注意到,李女士每次搬水都显得很吃力。

五六桶水的重量对一个瘦弱的女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我帮你送上去吧,反正也不远。”王师傅再次主动提出帮助。

“真的不用,我自己能行。”李女士坚决拒绝,甚至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戒。

王师傅只好作罢,但心中的疑虑却更深了。

他开始观察李女士拖着水桶回家的路线。

从小卖部到李女士住的6栋3单元,大约有一百多米的距离。

每次李女士都要分两趟才能把所有水桶运回去。

她总是把水桶拖到楼下,然后一桶一桶地搬上楼。

王师傅曾经远远地看到,李女士每次搬完水都累得气喘吁吁。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拒绝任何人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周开始,李女士的购水量稳定在每天6桶。

王师傅做了个简单的计算,一个月下来,李女士竟然要买掉180桶水。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震惊。

一般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包括饮用、做饭、洗漱等等,也不过是几桶纯净水而已。

李女士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用到这么多水?

王师傅开始在心中列出各种可能性。

也许是家里的自来水出了问题?

但如果是这样,李女士应该会找物业或者自来水公司解决,而不是持续买这么多桶装水。

也许是做什么需要大量用水的生意?

但李女士看起来不像是在做生意的样子,而且她每次买水都显得很神秘。

还有一种可能让王师傅感到不安。

会不会李女士家里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王师傅的心里。

03

王师傅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快,小区里的其他邻居也开始注意到李女士的异常行为。

住在李女士楼上的刘阿姨是第一个找到王师傅的人。

“王师傅,你有没有觉得楼下的李女士最近很奇怪?”刘阿姨压低声音问道。

王师傅抬起头,看到刘阿姨脸上写满了困惑。

“怎么说?”王师傅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她最近每天都要从你这里买好多水,我在楼上都能听到她拖水桶上楼的声音。”

刘阿姨继续说道:“而且最奇怪的是,我总是听到她家里有奇怪的水声。”

“什么水声?”王师傅来了兴趣。

“就是哗啦哗啦的声音,好像在倒水,但又不像是正常的用水声音。”

刘阿姨皱着眉头回忆:“有时候深更半夜都能听到,搞得我都睡不好觉。”

王师傅心中一紧,这个信息让他更加担心了。

没过几天,住在李女士隔壁的张大爷也来了。

“王师傅,你说那个李女士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张大爷神情严肃地问道。

“您怎么这么说?”王师傅询问道。

“我最近很少看到她家那个小男孩出门上学。”

张大爷摇摇头:“以前小明每天早上都会从我家门前经过去上学,最近好像都没见过他。”

这个消息让王师傅感到更加不安。

一个八岁的孩子不上学,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再加上李女士每天大量购买桶装水的行为,这些异常现象串联起来,让人不得不担心。

又过了几天,小区里传言开始增多。

有人说李女士家里可能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她可能在从事什么非法活动,需要大量用水来掩盖证据。

还有人更加大胆地猜测,李女士可能在家里私自开设什么作坊。

这些传言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在小区里传播得很快。

王师傅听到这些议论,心中的担忧与日俱增。

他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李女士的一举一动。

李女士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她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每次来买水时,她都会先在店门口观察一下,确认没有其他顾客才进来。

而且她的购水时间也开始变得不规律,有时提前,有时推迟。

仿佛在刻意避开可能遇到的邻居。

王师傅注意到,李女士的精神状态看起来越来越差。

她的眼圈变得更黑,脸色也显得憔悴。

有时候王师傅甚至能看到她眼中含着泪水,但她总是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李女士,您还好吧?如果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可以帮忙的。”王师傅有一次忍不住关心道。

李女士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但很快又恢复了警惕。

“谢谢,我没事。”她匆匆回应,然后快速离开了。

王师傅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一个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老邻居,他真心希望能够帮助李女士。

但李女士的态度明显表明,她并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帮助。

这种拒绝让王师傅感到既无奈又担心。

04

时间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王师傅翻看着自己记录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李女士每天的购水情况。

他仔细地数了一遍,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李女士在这一个月里,总共购买了165桶水。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正常家庭的用水需求。

王师傅拿起计算器算了一下,165桶水相当于3052.5升。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总用水量也就是几十升到一百升左右。

而李女士一家两口人,竟然用了三千多升的桶装水。

这绝对不正常。

王师傅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想起了最近在新闻里看到的一些案例。

有些犯罪分子会在家中从事非法活动,比如制毒、洗钱等等。

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或者掩盖证据。

虽然王师傅不愿意往坏的方向想,但李女士的行为确实太反常了。

更让他担心的是,小区里的邻居都说很少看到小明出门。

一个八岁的孩子不上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会不会孩子遇到了什么危险?

会不会李女士被人胁迫,不得不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这些想法让王师傅越来越不安。

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同样是八岁,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

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他也希望有人能够及时伸出援手。

经过再三考虑,王师傅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决定报警。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毕竟李女士是他的邻居,也是他的顾客。

如果只是一个误会,他的举动可能会对李女士造成很大的困扰。

但如果真的有问题,而他却置之不理,那他会一辈子良心不安。

王师傅拿起电话,拨通了报警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好,我要报警。”王师傅的声音有些颤抖。

“请说明情况。”电话那头传来警察的声音。

王师傅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讲述李女士的异常行为。

他说了李女士一个月购买165桶水的事情。

他说了邻居们反映的奇怪水声和小明不上学的情况。

他说了自己的担忧和怀疑。

电话那头的警察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您提供的信息很有价值,我们会立即派人去了解情况。”警察说道。

“谢谢,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王师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挂断电话后,王师傅的心情复杂极了。

他既希望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又担心如果真的有问题而警察去晚了会怎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师傅坐在店里,心神不宁地等待着。

他不时地朝李女士住的方向望去,仿佛想要从那栋楼里看出什么端倪。

大约一个小时后,王师傅看到几辆警车开进了小区。

他的心跳加快了,知道警察已经行动了。

05

三名民警来到了6栋3单元楼下。

带队的是有着二十年从警经验的老民警陈警官。

在上楼之前,陈警官先向小区物业了解了基本情况。

物业经理确认,李女士确实是这里的住户,租住在三楼的一套两居室里。

“她的邻居最近有没有反映什么问题?”陈警官询问道。

“确实有邻居反映过,说她家里经常有奇怪的声音,而且她的孩子最近也很少出门。”

物业经理如实回答:“不过我们也不好直接上门询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陈警官点点头,理解物业经理的立场。

但作为警察,他有责任调查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名民警来到三楼,找到了李女士的家门。

陈警官轻轻敲了敲门:“李女士,我们是社区民警,想了解一些情况。”

屋内传来一阵慌乱的声音,然后是脚步声。

但门并没有打开。

“请问有什么事吗?”李女士在门内问道,声音明显带着紧张。

“我们接到反映,说您家里可能需要帮助,所以过来看看。”陈警官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我家里没有问题,谢谢你们的关心。”李女士回应道。

但她始终没有开门的意思。

陈警官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种反应确实有些异常。

正常情况下,如果真的没有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开门配合警察的询问。

“李女士,我们只是想确认一下您和孩子的安全,请您配合一下。”陈警官继续劝说。

“我们真的很好,不需要帮助。”李女士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是水流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在倒大量的水。

而且这个声音很大,不像是正常的生活用水。

三名民警都听到了这个声音,他们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女士,请您开门,我们需要确认屋内的情况。”陈警官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屋内的水声停止了,但李女士依然没有开门。

“我真的没事,你们走吧。”李女士的声音带着哭腔。

陈警官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不会有结果。

而且从李女士的反应和屋内的声音来看,里面确实可能存在问题。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李女士,如果您不开门,我们将会强制进入检查。”陈警官严肃地说道。

“不要,求求你们不要进来。”李女士的声音变得更加绝望。

但越是这样,越说明屋内可能有问题。

陈警官不能因为李女士的哀求就放弃自己的职责。

如果屋内真的有危险,而他们因为心软而错过了救援时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准备破门。”陈警官对同事下达了指令。

06

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房门被强行打开。

三名民警冲进屋内,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但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