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航空市场突然传来重磅消息,最快七月,中方可能出手订购空客百架飞机,而与此同时,被冻结三年的波音订单也重获解锁。
就在中国同时向欧美伸出橄榄枝时,美国商务部突然对华半导体技术实施新禁令,上演了一出双面戏码。为什么欧盟年年喊战略自主,却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次的中欧订单能成吗?

中欧飞机大单,欧盟战略自主动真格了?
今年7月,欧洲领导人将齐聚中国,庆祝双方建交50周年。这个时间点可不简单,根据路透社报道,中欧可能在这次庆典上敲定一份重磅交易,中国或将订购数百架空客飞机!这可是价值百亿美元的超级大单,中国对欧盟递出的这份厚礼,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应对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关键一招。
为啥这时候选空客?答案就藏在过去五年,欧盟在中美贸易战中反复横跳:一边想保住中国这个大市场,一边又怕得罪美国。但这种两头都想占的贪婪操作根本没戏。
事实就摆在眼前,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欧盟对美国的依赖反而越来越深,不仅安全要仰仗美国,连能源命脉都被美国捏住。德国去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慷慨激昂高呼“欧洲战略自主”,但转身就对美国加征的钢铝关税忍气吞声,默克尔时期强硬的贸易谈判风格早已荡然无存。

所以这次飞机采购协议的成败,实际上是一场对欧盟政治诚意的“考试”,如果欧盟能做到不跟特朗普反华政策,不对中国搞科技卡脖子,这份协议就是中欧合作的里程碑,可如果欧盟还在“既拿中国好处又配合美国捅刀子”,那中方随时可能取消订单。
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在此前访华时就喊出“欧洲不当附庸”,力主对华合作;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紧跟美国“反补贴调查”,双方对华路线公开撕裂。
这种矛盾恰恰成了欧盟最大的软肋,连自家内部的想法都统一不了,还谈什么“战略自主”?
就在空客谈判如火如荼时,另一条新闻突然炸锅,中国解除了波音禁令。波音CEO卡尔霍恩第一时间证实,中国开始接收滞留飞机。

这一动作看似简单,背后却是精妙的博弈。
当时中美达成协议,内容明确得不能再明确:双方必须废除非关税反制。中国放开波音就是亮出履约诚意,但中方是在拿飞机订单释放诚意,希望对方能懂,期待美国在90天休战期内谈成削减关税的具体方案。换句话说,如果美方过河拆桥,这解封令随时能撤回。
可谁也没想到,美国变脸的速度来得这么快,中国这边还在履行采购承诺,美国商务部就突然宣布,禁止向中国输出EDA软件及半导体设备。
这记芯片断供令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从2024年开始,美国已经将长鑫存储、华为昇腾芯片列入实体清单,如今是要把中国芯片彻底“断根”!

讽刺的是,美国同时上演着双重人格:一边收中国的飞机订单,一边搞中国的科技链。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看透了美国对华战略的精分逻辑!当特朗普团队喊出“中国买大豆就少打仗”时,本质上还指着中国市场救命。
美国精英们舍不得中国蛋糕,可军工复合体逼着政府搞技术封锁,唯恐中国抢跑高科技赛道。这种精神分裂终将成为致命死结,既无法压垮中国,也无法解决自身危机。
90天休战大限将过半,美国最终摊牌
当下围绕百亿订单、芯片禁令的缠斗,实质上是中欧美三方在危机中的自我拯救。中国打破美欧联盟的策略已经亮牌,在空客与波音之间既分化欧美,又保持对美压力。欧洲则卡在致命的两难里,既要美国的保护伞,又离不了中国的经济输血。

欧盟27国2024年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10.6%,但在美国市场占比却冲到18.3%。在俄乌冲突吞噬欧盟财政的今天,选错边就可能面临经济崩盘。
90天休战期成为揭开终局的最终倒计时!特朗普在贸易领域的反复横跳早有先例,当年对华停战后突然加征关税,对欧盟钢铝关税豁免后翻脸如翻书。因此本轮谈判一旦破裂,不排除三大连锁反应:中方空客订单直接撤回转向国产C919;波音解禁令重新冻结;欧盟被迫卷入中美新贸易战漩涡。

而美国的芯片封锁更会带来反效果,中国半导体进口额暴跌,自主芯片产能却在不断的增长。上海微电子光刻机已经交付投产,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三期注资3440亿人民币。
美国封锁没压垮华为,反而逼出更优秀的芯片!
美国一手给波音开门,一手推高芯片壁垒;欧盟在“战略自主”的豪言中迷失方向;而中国看似双线谈判,实则步步为营。

当大国博弈进入深水区,任何“两面通吃”都是幻想!欧盟必须回答核心,是要美国虚假的安全承诺?还是要中国真实的百亿订单?美国的终极悖论更会引爆火药桶,既舍不下中国市场,又见不得中国崛起。
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早已备好所有预案。正如中国驻WTO代表李成钢警告美国:任何破坏多边规则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
参考资料: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据报波音客机交付禁令解除
2025-05-13 15:23·星岛记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