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夺下多哈世乒赛男单金牌之后,历史地位彻底“双杀”许昕,回顾许昕职业生涯最遗憾的三个时刻:半步封神,不得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是里约奥运会的那场团体赛。

许昕原本极有希望拿下男单名额——当时他正值巅峰,世界排名第一,对头号外协劲敌水谷隼100%胜率,世界杯男单也已夺冠,而张继科则是带伤在身、频繁输球、状态明显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终,男单名额还是给了腰伤非常严重的张继科,而不是吃嘛嘛香、能跑能跳的孔武有力许昕。蔡振华给出的理由是“张继科有奥运守区经验,更稳。”许昕虽无奈,却也没话说。

直到团体赛决赛,许昕被里约奥运会男单铜牌得主水谷隼逆转的一刻,一切成了定局。

那场输球,成了蔡振华“力推残血张继科第二次上奥运男单,简直神机妙算”的最好注脚,也成了许昕心态上的一次沉重打击——

不是他不够强,而是输得太不是时候。

从那一刻起,他注定要走向一个“有贡献却永远不主角”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那年,他遭遇了职业生涯最具“威胁感”的队内对标对手——林高远。同样是左手双打悍将,林更年轻、打法更先进。

雪上加霜的是,刘诗雯在东奥混双备战时,优先选择了同为粤队的林高远作为搭档——两人打法风格接近,都是近台快攻型,配合上非常地自然。

那一战是许昕捍卫生态位的背水一战,许昕到底还是维护住了自己作为国乒绝对主力的尊严,他在1:3落后的情况下,上演惊天逆转,决胜局甚至还有局中局的绝地反击,4:10落后,许昕都能连追7分翻盘。这彻底把林高远心态击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许昕赢了,守护住了他的第三人位置,许昕却在随后的半决赛被马龙彻底打爆。

那是一场差距赤裸到让人沉默的比赛。不是状态问题,而是节奏、反应、细节,全方位被压制,至少差了三四个档次。

从那一刻起,许昕的上限定位,定格在马龙以下,难堪挑战者,只能做“八战八胜张本智和”的扫雷人。

其三,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许昕抽到超绝上上签,整个半区,竟然只有他一个国乒选手。

许昕在决赛前无需队内PK,原本是他最接近世锦赛冠军的一次,却早早32强出局,甚至还是输的外战,法国老熟人西蒙高茨。

这样的话,许昕的“上上签”秒变“绝命签”,奥运前的最后一届世乒赛,国乒无缘包揽冠亚军,许昕出局,半区直接沦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届的另外一个半区,打生打死,梁靖崑下克上樊振东、最后马龙则实现世乒赛三连冠。

其实从前两次重大节点之后,他的斗志已经一丝丝地被消耗殆尽。一个本以单打金牌为职业最高梦想的选手,曾一度拥有足以实现愿望的天赋与战绩——他可以是首位登顶世乒赛男单的中国左手将人选,也完全有机会冲击奥运男单名额。

但命运却不断将他推回“双打专用”的标签位上。

布达佩斯世乒赛交出了男单32强的成绩以后,许昕已被彻底框定为混双核心,止步第三人的位置。

而最信赖的搭档刘诗雯,原本气贯长虹,却在东京奥运会延期之后伤病反复,状态一落千丈,两人甚至连奥运前的混双队内模拟赛都未能夺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他们的心理防线也早已千疮百孔——这一切最终都在东京奥运会的混双决赛大爆发。

对面那对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两个人分别都对许昕、刘诗雯有巨大的心理优势。他们不是国乒不可攻破的铜墙铁壁,许昕是水谷隼在里约奥运会上笑纳的勋章,是他担纲日本一哥时代的最佳见证“战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红不让的女乒巨星伊藤美诚,她看着对面颓败的刘诗雯,更是野心勃勃。

刘诗雯已经对伊藤美诚女单两连败了,她并没有复仇回来。

而对于许昕来说,从强项变短板,从信心变动摇,一切压力在东京的舞台上集中爆发,最终留下了那一场令人扼腕的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回望许昕的职业生涯,那三场关键战役像连锁反应般击碎了他冲击巅峰的每一次机会——他一步步从主力席位退下,那个曾经只差一步的梦想,最终悄无声息地熄灭在现实的天平上。

东京奥运会以后,许昕没有去之后紧锣密鼓举办的休斯顿世乒赛,也没有再出现在国际赛场,积分逐渐过期,国手许昕落幕。

当终于有一位左手将,夺回中国奥运混双首枚金牌,成为中国首位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左手选手,人们也终将想起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乒坛艺术家”:

天赋惊艳,手感一绝,命运错位。半步封神,尽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