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个搬运视频。这是一个二次搬运的视频。

视频内容是王德峰接受的一个采访,被一个叫“张蛋卷儿”的稍微添加凋其他视频,剪辑之后,搬运到B站。

然后呢,又被一个叫“小江随笔”的原封不动地搬运到了头条平台。

于是,我就看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搬运者“小江随笔”给视频内容起的题目来看,他是看懂了的。但是从视频封面来看,原来的剪辑者“张蛋卷儿”显然是看不懂的。

看看这个视频的题目:

卧槽……这段采访看得出是真专家,去tmd道德绑架。

这明显是认为王德峰说得对。

再看看视频封面的三个字:就胡扯。

这明显是认为王德峰说得不对。

那么,王德峰在视频里究竟说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视频里,王德峰讲的是关于现在年轻人生育愿望低以及被误解的情况,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王德峰说:“当拒绝生孩子的现象出现以后呢,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判断,马上说他太自私,这不是自私,它跟自私没关系,倒是说明他有责任感。”

现在不想生孩子,不但不是自私,反而还是说明有责任感。我估计,这在很多人的认识里,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五六十岁的人,一定会说:“穷人就不生孩子啦?我们那时候比现在还穷,哪家不生几个?”我就确实听到有人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这些人不懂得,过去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时代变化太大了。过去工业落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而现在工业化时代,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生育成本分化太大,现在生育成本是过去不能比的。

王德峰正是这样解释的。王德峰说,现在和农业文明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农业文明的时代,生育不需要多少成本,生个孩子长大了反而还是一个劳动力。

确实,种地不需要知识,生个孩子不上学也行。那时候大家都穷,不要什么彩礼,没什么像样的房子,甚至没房子,住单位房子里,女方也能跟男方结婚。

赵本山与宋丹丹演的小品,黑土家里就一个手电筒是家用电器,白云也和他结婚了,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农业文明时代,比如我们放远一点,往古代思考,哪个老百姓家生孩子会考虑孩子的教育成本、婚嫁成本?没有。孩子有口饭吃就行,长大讨个门当户对的老婆,然后他们再一起生孩子……

而且,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结婚与面子问题,即婚嫁荣辱观的问题。

在以前,不仅是男人找不到老婆,连同父母都会感觉丢人,即便是女性,嫁不出去,也是连同父母感觉丢人。皇帝的女儿找不到合适的驸马,嫁不出去也发愁呢。都怕人议论。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社会传统观念。

此外,女性不仅是嫁不出丢人,被丈夫家休了,也感到丢人。

这种婚嫁荣辱观,就使得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丑俊,甚至是傻子、痴呆的,绝大多数人最后都能结婚,而且婚姻很稳定,就算再怎么性格不合,也能过下去。当然,这里主要是女性在忍受。

莫言写的《红高粱家族》里,那个傻子单扁郎不就是被父亲安排与九儿成婚的吗?这种类型的婚姻,现实中并不少见,几乎哪个村子里都有一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化时代,一切都变了。一方面,生育成本成了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婚嫁荣辱观也变了,找不到对象不再感到丢人,没有一点心理负担。有的人甚至还会感到庆幸没有生孩子。

比如著名的教授戴锦华,就曾经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公开说,她对自己选择不做母亲感到庆幸,并且每三天庆幸一次。

戴锦华还不是现在的年轻人,生育问题与生育成本无关,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生孩子,有的是因为生育成本问题,有的是因为类似于戴锦华的思想,有的是二者兼而有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在工业化时代,总体上来说,人口生产的确服从于资本的规律。

这也不是谁在灌输、传播什么思想,主要就是钱的问题。试想在城里,生个孩子养育成本有多高?更何况年轻人工作收入又不高。

其实,相当多年轻人,如果不是父母呗帮衬着,靠自己的工资收入,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小孩。

所以,现在国家在生育政策上,就是有针对性出台一些支持措施,比如在生孩子、孩子教育、婚育假等多方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