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考生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
与此同时,场外的家长们也异常的紧张,生怕自家的孩子在考场上发挥不好,他们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的转来转去!

有些心理承受差的家长甚至还直接晕倒在了考场外,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幕,不禁调侃道:家长们还是别作妖,丢人现眼了。
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网友爆料称,6月7日这天,河南一位妈妈为了给孩子加油打气,那可真是费尽心思。
她将9885元精心做成了一束“巨型鲜花”,寓意着自家的孩子能顺顺利利的考上985高校。
从曝光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位家长怀里抱着这个特殊的大花束,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大捧大捧的人民币,可谓吸睛无数。

厚厚的百元大钞层层叠叠,组成了一朵朵 “纸花”,旁边还搭配着绿叶和彩带,做工相当讲究。
妈妈举着它站在人群里,那叫一个自信满满,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这就是我对自家孩子的爱与支持!

也因如此,现场氛围瞬间被拉满,引得周围家长和考生纷纷驻足围观。
可以想象一下,当这位考生考完试之后,看到自己的妈妈站在人群中,手中捧着这么漂亮的“鲜花”,肯定非常的高兴。

而这位妈妈这么豪的一幕也被网友发到了网上,在网上曝光之后,瞬间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认为这位家长太有创意了,为了孩子真是操碎了心,这束 “985 鲜花” 寓意满满,承载着满满的爱与期望,相信孩子收到后一定会动力倍增。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这波应援太硬核了!家长为了孩子也是拼尽全力,这心意没谁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网友不禁调侃道:万一来一阵风,被刮跑了,那就遭殃了!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持不同意见,他们表示,高考这种关键时刻,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就行,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形式,只会无形中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有网友表示:这要是掉一张咋办?搞这种形式,能考上的不需要,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还有人觉得,家长这是在自我感动,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对孩子实际帮助不大,而且真正的学霸高考的时候也很少有家长陪考。

确实,你还别说,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们的高考真的是费尽了心思。
为了孩子高考花式应援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每年高考季,考场外总能看到家长们精心准备的各种仪式感。
前几年流行穿旗袍,寓意 旗开得胜,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不管妈妈们身材如何、平时穿啥风格,高考那几天都得挖出旗袍穿上,就盼着孩子能考个好成绩。

还有举向日葵的,象征着 一举夺魁,家长们举着大朵向日葵站在考场外,那画面既温馨又充满希望。
更搞笑的是,还有一些家长的应援方式让人哭笑不得。
有让孩子穿聪明内裤的,说是能让孩子在考场上思路清晰、头脑聪明。

还有往孩子书包里塞香蕉、甘蔗的,寓意有前途,仿佛各种水果文具都能给考生带来好运。
再往大了说,还有家长搞 “豪华应援团”,在考场外拉横幅、举牌子,写上孩子的名字和鼓励的话语,那排面简直就跟追星似的。

还有的家长提前在考场附近预订五星级酒店,就为了给孩子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甚至有的直接包下整个酒店楼层,那架势,仿佛是在宣誓:我家孩子高考,阵仗必须拉满!
其实,讲真的,这些家长们出发点都是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
可有时候,过度的物质应援和夸张的形式,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你想啊,孩子在考场上本就已经高度紧张了,突然看到家长搞出这么一束 “985 鲜花”,心里能毫无波澜吗?
他们会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自己的表现必须对得起家长的这份付出。
要是考不好,不仅对不起自己多年的努力,还对不起家长如此的 “豪横”。

这种压力一旦堆积过多,很可能会影响考场上的正常发挥。
而且,这些花里胡哨的应援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
比如,隔壁班同学家长送了价值不菲的高档文具,自己家长要是没跟上,孩子心里会不会有落差?

这种攀比心理一旦产生,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从考试本身转移到外部物质上,从而分散了精力,不利于考试。
更重要的是,这些夸张的应援行为,可能会让孩子逐渐偏离对学习本质的追求。
他们会觉得,只要搞点仪式感、有点排面,成绩就能提高,却忽略了成功背后真正的努力和积累。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外在的形式比内在的努力更重要。
高考虽然是孩子自己的战场,但是他们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信,而不是外界的喧嚣和干扰。
与其在考场外搞那些博眼球的形式,不如多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支持和陪伴。

考试前,帮孩子准备好考试用品,检查好证件和文具,让他们能安心走进考场。
考试期间,做好后勤保障,保证孩子的饮食和休息,让他们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考试后,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无论成绩如何,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从未改变。

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高考只是其中一站,真正的成功来自于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一时的形式和排场。
所以呀,别再让那些 “豪横” 的应援方式绑架了孩子的高考,用爱去陪伴他们。
用理解去支持他们,让他们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迎接挑战,这才是家长们应该做的。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