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灵活就业人员买的“养老”和企业职工买的“养老”,性质一样,待遇相同——其实这是个容易踩坑的误区!

第一点:钱从谁口袋出?
•上班族:你和公司都要为你的养老掏钱。公司掏钱比例一般是14%~16%(不同城市有差异),你自己出8%。比如你月薪8000块:
公司帮你交:8000×15% = 1200元
你自己掏:8000×8% = 640元
加起来每月投入:1840元
• 灵活就业族:所有养老开销自己扛!同样按8000块工资基数计算:
你需要自己全额承担养老缴费:大约20%
那就是:8000×20% = 1600元
(每个城市具体比例有所不同,北京灵活就业养老缴费比例约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不仅没有公司分担缴费压力,按同等基数计算,每月支出还比企业职工多出1600 - 640 = 960元!
第二点:缴费基数怎么定?灵活就业反而更灵活?
• 企业职工:缴费基数通常就是你实际的月工资,法规有上下限管控(如本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老板每月按这个标准代扣代缴,想多交少交不是员工能决定的。
• 灵活就业族:你可以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也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300%)自由选择一个基数!比如当地社平工资7000元,你可以选择按最低4200元(60%)交,也可以按最高21000元(300%)交。
但这自由背后其实是无奈。
高收入自由职业者想多存养老金可以选择高基数交,但收入普通甚至不太稳定的人,只能选择低档缴款减轻当前压力——直接影响以后退休能拿多少养老金。
第三点:退休年龄卡得严,晚领5年养老金对女性影响大!
这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的重大差异!
• 企业女职工:正常退休年龄通常是50周岁(普通岗位)或55周岁(管理技术岗位)。
•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国家现行规定(暂时如此),全国大部分地区要求统一按55周岁办理退休。(注:个别地区如四川省有过渡政策,满足一定条件的原企业职工可50岁退休)
• 男性在这两种身份下,目前退休年龄都是60周岁。
划重点:如果你是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可能要比在企业上班的同龄闺蜜晚5年才能领养老金。这5年里别人每月养老金已经落袋为安了,你还在继续缴费或者靠积蓄支撑。
特别注意:还有三点别忽略!
1. 医保待遇不同:企业职工通常参加“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和待遇比灵活就业医保好不少。
2. 缴费比例构成不一样:职工养老个人缴纳的8%全部进入自己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企业缴纳的钱进大统筹池子;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缴费则只有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余下12%进统筹池子。
3. 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企业职工一般都有这三险,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没有(除非少数地区试点可单独缴工伤)。
给灵活就业朋友的建议:
• 缴费基数得掂量:有条件尽量选中等偏上基数长期交,为退休多存钱。
• 早做规划很重要:灵活就业缴费压力全自己扛,尽早理财储蓄很关键,别指望和上班族退休时间一样。
• 关注当地政策变化:女性灵活就业退休年龄政策一直在讨论中,未来可能有微调,随时留意。
两种养老体系本质设计就不同。自由职业的“自由”也要承担相应的养老代价,搞清楚游戏规则才能规划好人生后半场。
你还了解哪些养老细节?评论区聊聊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