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孟羽童董明珠的“世纪大合体”可谓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要知道,当年孟羽童带着“接班人”标签登上格力“舞台”时,在直播界可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血雨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不到两年,孟羽童就“黯然”离开了格力。

此后不久,王自如也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格力

但是,如今看看两人的现状,就会明白原来董明珠真的没说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史“第一约架”

还记得2014年那场轰动全网的“优酷之巅”直播论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简直堪称直播论战的现象级事件,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互联网史“第一约架”。

这件事情的起因,其实是当时王自如的ZEALER发布了锤子手机T1的评测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视频直指锤子手机存在后盖设计缺陷屏幕漏光等问题,还搬出了《YD/T 1539-2006》标准佐证。

甚至给出屏幕59.4分、续航43.8分的“不及格”评分,直接,直接把罗永浩送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永浩哪能忍这口气?

直接在微博“约架”,最终两人在优酷直播中展开了长达三小时的激烈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自如在镜头前被罗永浩怼得节节败退,从评测标准到职业道德被全方位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他提到锤子手机不符合YD/T1539-2006测试标准。

结果被罗永浩当场拆穿这是功能机时代的推荐标准,根本不适用于智能机

不过,最令人想不到的还在后边,当时罗永浩的攻击可谓是“一击致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扒出”ZEALER背后有小米OPPO等厂商投资,质疑其“独立第三方”的公正性。

最终,这场论战以王自如的道歉收场

然而,这场辩论可谓是“双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永浩丢了“情怀人设”,王自如则失去了“独立测评”的金字招牌。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这场“互撕”的主角此前曾是数码圈的“好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时,王自如不仅在微博频繁互动,还受邀参观了锤子总部

而罗永浩也不止一次公开力挺王自如,称其评测“靠谱”“越做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能想到,一场评测直接让两人从“惺惺相惜”变成“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种戏剧性反转,也恰好印证了互联网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流量”。

但是,王自如最让大家关注的,其实还是他在格力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羽童的职场“沉浮”

当时,董明珠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可谓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他在今年6月份的回归视频中透露,当时格力的产业互联网布局完美契合他对未来的构想。

入职后,他主导的“云网批”改革更是重塑了格力的销售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销商从传统层级批发转向线上订货,总部直接统筹发货,这一举措使格力线上销售占比飙升。

不过,说到王自如当年在格力的“奋斗史”,大家也不自觉的会想起孟羽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比起王自如充满“江湖气息”的经历,孟羽童初入格力的故事更像是一场现实版的“职场爽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这个浙江大学毕业的女孩参加了《初入职场的我们》。

节目中她展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从整理会议纪要到策划直播活动,样样都能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更是,凭借一段拉丁舞表演和一句“我来格力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学习董总的管理经验”,成功打动董明珠,直接空降成为董事长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职格力初期,孟羽童可谓是享受到了“天之骄女”的待遇。

从总裁秘书到市场部核心成员,甚至参与策划格力全球梦想盛典等大型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连董明珠丝毫都不掩饰对她的偏爱

不仅在公开场合宣称“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还在2022年财报发布会上让其坐在身边,这一待遇在格力历史上绝无仅有

不过,可能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孟羽童从格力离职。

在当时甚至还引起了一场“罗生门”风波,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今年5月董明珠在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个人情感是另一回事,在工作中要讲究原则,孟羽童在离开时确实犯了很大的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两人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还突然合体开启了一场直播,与此前“决裂”传闻形成强烈反差。

不过,就在孟羽童“破冰”风波尚未平息时,消失已久的王自如竟然也自曝了离开格力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明珠的“识人术”

他在今年6月的回归视频中坦言离开格力时“是人生最糟糕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因ZEALER旧案被强制执行3383万元,甚至被限制高消费。

而且他在格力的数字化改革也遭遇了的很大的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困境在直播中被他形容为“音乐随时会停止,落下的每一课早晚要补”。

可能就是这双重压力,让他选择“离开”了格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将王自如和孟羽童放在一起对比,两人的差异其实一目了然

王自如在加入格力前已有十年创业经验,主导过ZEALER这样的头部测评机构,进入格力后直接参与核心战略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孟羽童从职场综艺直接入职,缺乏市场锤炼

其“接班人”人设更像是是品牌营销的产物。

甚至离开格力后虽短暂活跃,但最终还是回归“网红”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自如离开时仍保留董明珠的信任

还迅速开启二次创业,宣布进军AI领域

不过,两人离开格力后的不同“结局”,也再次证明了当年的董明珠没有说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2023年的一次采访时,董明珠曾直言,“王自如和网红不在一个起跑线,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说“他经历过市场锻炼,摸打多年,对人生的认知也不在一个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她强调“喜欢王自如的敬业精神,这代年轻人中很少见。

现在看来,当时的董明珠并没有过分夸奖王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敢于离开格力寻求新突破,足以证明他绝非等闲之辈

尽管AI创业前路未卜,但显然他已做好了准备,还称“这个赛道资源整合效率高、盈利路径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约架门”到“破冰直播”,王自如和孟羽童的故事告诉我们。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只有经得起市场考验才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王自如AI微博、大河报、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