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图片仅用于叙事。旨在传递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爸,您再撑一会儿,这救命钱,我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您取出来!”

李明紧攥着手中的医院催款单,声音因焦虑而微微颤抖。

命运的轮盘,有时会悄无声息地将一个普通家庭抛入绝望的漩涡。

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一笔维系生命的赔偿款,和一家墨守成规的银行,最终在那个喧嚣的城市角落,交织上演了一出令人扼腕的悲剧。

当冰冷的规则与垂危的生命狭路相逢,留给世人的,除了无尽的唏嘘,还有沉重的叩问与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初夏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叶,在老旧的街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李振邦,街坊邻里口中的老李头,和往常一样,提着他的布袋子,踱着悠闲的步子,走向不远处的菜市场。

今年七十有二的他,腿脚还算利索,只是耳朵有些背,平日里最大的爱好,便是清晨去市场转转,买点新鲜蔬菜,回家给唯一的儿子李明做顿早饭。

李明在一家小公司做出纳,工作不忙,但也不算清闲。

自从老伴儿前几年走了之后,老李头就搬来和儿子同住。

父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虽平淡,倒也温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老李头走到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冲了过来。

骑手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戴着耳机,似乎在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全然没有注意到蹒跚的老人。

“小心!”路边有人惊呼。

老李头本就耳背,反应也慢了半拍。

当他意识到危险,想要躲闪时,已经来不及了。

电动车重重地撞在了他的左腿和胯部。

老李头闷哼一声,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摔了出去,后脑勺磕在了坚硬的水泥路沿上,布袋里的青菜豆腐散落一地。

骑车的小伙子也摔得不轻,但年轻力壮,很快爬了起来。

看到倒地不起、呻吟不止的老李头,他慌了神,一时竟不知所措。

周围的行人迅速围了上来,有人指责小伙子,有人掏出手机准备报警和叫救护车。

很快,李明就接到了电话。

电话那头嘈杂的声音和“你父亲出车祸了”几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他脑袋“嗡”的一声,丢下手头的工作,疯了似的往事发地点冲去。

当李明赶到时,救护车已经呜咽着驶离。

他只看到地上未干的血迹和散落的菜叶,以及一群议论纷纷的路人。

从旁人的三言两语中,他拼凑出了事情的经过,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他来不及多想,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医院。

医院里,急诊室外的长椅上,李明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几个小时。

医生告诉他,老李头左腿股骨颈骨折,胯骨也有裂痕,更麻烦的是后脑勺的撞击导致了颅内出血,虽然量不大,但对于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依旧凶险万分,需要立刻手术,然后是长时间的住院观察和康复治疗。

“手术费、住院费、后续的康复费用……李先生,您要做好心理准备,这笔开销不会小。”医生的话语,像一块巨石压在李明的心头。

02

父亲的意外,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乱了李明平静的生活。

公司那边请了长假,他每日奔波于医院和交警队之间,心力交瘁。

肇事的小伙子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面对高昂的医疗费,他们除了不停地道歉,也只能表示会尽力筹措。

交警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很快下来了,电动车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漫长而磨人的赔偿协商和法律流程。

小伙子东拼西凑,加上交强险的赔付,离实际的医疗开销还有一大截距离。

李明不得不先垫付了大部分费用,家里的积蓄迅速见底。

为了给父亲最好的治疗,他甚至开始考虑卖掉现在住的房子。

父亲在医院里,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焦虑让他日渐憔悴。

他不止一次拉着李明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儿啊,别治了,我这把老骨头,别再拖累你了……”

每当这时,李明总是强忍着泪水,安慰道:“爸,您说啥呢?您一定会好起来的。钱的事您别操心,有我呢。”

经过律师的介入和数轮艰难的谈判,以及考虑到肇事方确实尽力了,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赔偿协议。

肇事方一次性支付一笔赔偿款,虽然不足以完全覆盖所有损失和后续的长期康复,但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极限了。

这笔钱,对于急需用钱的李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赔偿款的流程一步步走完,最终,这笔救命钱被打入了老李头在银行的个人账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消息的那天,李明紧绷了几个月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丝松弛。

他计划着,拿到钱后,先把拖欠医院的费用结清,再给父亲请个好点的护工,剩下的钱,就用于父亲后续的康复治疗。

03

第二天一早,李明揣着父亲的存折、身份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和相关的委托证明材料,来到了离家最近的银行。

他想着父亲行动不便,自己作为直系亲属,又有医院的证明和父亲的授权,取这笔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李明取了号,很快就轮到了他。

“您好,我想取一笔钱,是我父亲的账户。”李明将一应材料递给了柜员。

柜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接过材料,一番审视和系统操作后,眉头微微蹙起:“先生,您要取的这笔金额比较大,按照我们银行的规定,需要账户本人亲自到场办理。”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解释道:“我父亲他……他前段时间出了车祸,现在还躺在医院里,根本没办法下床。这是医院的诊断证明,这是他的身份证和存折,还有他签的委托书,您看……”

柜员耐心地解释:“李先生,我理解您的情况。但是大额取款,尤其是涉及到老年人的账户,我们银行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必须本人持身份证亲自办理,这也是为了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防止冒领和诈骗。”

“可是我父亲真的来不了啊!”李明有些急了,“这笔钱是医院的救命钱,我们急等着交费呢!你们银行能不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一下?”

“先生,规定就是规定,我们也没办法。或者,您可以让您的父亲在委托书上重新签字,并且去公证处做个委托公证,那样或许可以。”柜员提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

李明一听,头都大了。

父亲现在那个状况,别说去公证处,就是在病床上多翻个身都费劲。

而且公证流程走下来,又不知道要几天。

医院那边催款催得紧,他是一天也等不及了。

“姑娘,你就行行好,通融一下吧。我真的是他儿子,这是户口本,都能证明。钱也是用来给我爸治病的,都有医院的缴费单。”李明近乎哀求地说道。

柜员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先生,真的不是我不帮您,这是硬性规定。要不,您咨询一下我们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闻讯赶来,了解情况后,给出的答复依然是“规定如此,爱莫能助”。

他建议李明,如果老人实在无法行动,可以尝试联系银行提供上门服务,但那需要预约,并且要看老人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上门服务的条件,也不是马上就能办的。

李明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尝试和银行经理据理力争,从早上磨蹭到中午,口水都说干了,银行方面却始终不肯松口。

他们反复强调的是“规定”和“风险”,似乎李明就是个潜在的骗子。

无奈之下,李明只能先离开银行。

他站在银行门口,看着头顶炎炎的烈日,只觉得一阵眩晕。

父亲还在医院等着钱,银行却像一堵冰冷的墙,把他所有的希望都挡在了外面。

他回到医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又接到护士催缴费用的通知,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焦灼感攫住了他。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04

在医院的病房里,李明看着父亲因疼痛而紧蹙的眉头,听着他因呼吸不畅而发出的轻微喘息声,心中五味杂陈。

他再次尝试和主治医生沟通,希望能缓几天交钱,但医院也有医院的难处,表示已经宽限了不少时日。

“要不……我们把爸……带到银行去?”这个念头在李明脑海中一闪而过时,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父亲的身体状况太差了,股骨颈骨折,胯骨裂伤,颅内还有少量出血需要静养。

这样的情况,怎么经得起折腾?

万一在路上出点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除了这个办法,他似乎也想不到其他更快的途径了。

公证来不及,银行上门服务也不确定何时能批下来。

他给银行打过电话咨询上门服务,对方的答复是需要审核,而且一般只针对瘫痪在床、完全无法移动的特殊客户,像老李头这样骨折的,他们建议还是家属想办法送到网点。

李明犹豫了很久,内心的天平在风险和现实需求之间反复摇摆。

最终,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压倒了一切顾虑。

他咬了咬牙,决定冒一次险。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向父亲征求意见。

老李头听完,沉默了片刻,布满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儿啊,爹知道你难。要是……要是非得这样,那就去吧。爹信你。”

得到父亲的“许可”,李明心里稍安,但更多的还是沉甸甸的担忧。

他联系了一辆相熟的拉货用的面包车,司机是他的一个远房表哥。

他又拜托了同病房一个病友的家属,一个热心肠的壮年汉子,答应给些酬劳,请他帮忙一起抬父亲。

第二天一早,李明给父亲穿戴整齐,尽可能地让他舒适一些。

他和表哥以及那位热心的汉子,找来一块硬木板,小心翼翼地将老李头从病床上挪到木板上,权当一个简易的担架。

整个过程,老李头都紧咬着牙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疼痛难忍,但他一声不吭,只是虚弱地看着儿子。

李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眼眶发红,却只能强作镇定:“爸,您忍着点,我们慢一点,很快就到了。”

将父亲抬上没有经过任何医疗改装的面包车,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车厢里空间狭小,为了让父亲平躺,他们几乎是半跪着将木板送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子启动时,李明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断叮嘱表哥开慢点,稳一点。

一路颠簸,尽管司机已经极尽小心,但对于一个重伤初愈的老人来说,每一丝震动都可能加剧痛苦。

李明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能清晰地感受到父亲手心的冷汗和轻微的颤抖。

终于,面包车在银行门口停下。

05

面包车门打开,李明和那位热心的汉子,再次合力,小心翼翼地将躺在木板上的老李头往外抬。

银行门口人来人往,这奇异的一幕,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人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眼神中充满了不解、同情,或许还有一丝审视。

李明顾不上这些。

他指挥着,尽量保持木板的平稳,一步一步,缓慢地将父亲抬进了银行大厅。

银行大厅里的空调开得很足,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

但李明却急出了一身汗。

他将父亲安置在等候区相对宽敞的一角,然后急匆匆地找到昨天那位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看到这阵仗,也是吃了一惊,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迅速安排了一个优先窗口,让李明办理业务。

“爸,到我们了,您把身份证拿着。”李明俯下身,在父亲耳边轻声说道。

老李头虚弱地点点头,从贴身的衣袋里摸出身份证,颤抖着递给儿子。

在柜台前,李明将父亲的情况再次向柜员说明。

这次,因为本人亲自到场,手续的办理倒是顺利了不少。

柜员核对了身份证,确认了是老李头本人,然后开始办理取款业务。

“请问老先生,您是要取这笔赔偿款吗?”柜员例行公事地问道。

老李头微微睁开眼,声音细若蚊蚋:“是……是的……”

“好的,那请您在这里按个手印。”柜员将一份单据和印泥递了过来。

李明扶着父亲的手,蘸了印泥,在指定的位置按下了清晰的指印。

钱,很快被取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用银行的纸封条捆着。

当李明接过那笔钱,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爸,钱取出来了!我们可以交住院费了,您安心养病!”李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悦,他弯下腰,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父亲。

然而,他看到的,却是父亲微张着嘴,眼睛似乎想努力睁大,却又无力地合上,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

父亲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

“爸!爸!您怎么了?爸!”李明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蹿上头顶。

他慌忙去探父亲的鼻息,入手一片冰凉,感觉不到任何气息。

他又去摸父亲的脉搏,那里一片沉寂。

“爸——!”李明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他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前一秒,他还沉浸在拿到救命钱的微弱喜悦中,下一秒,父亲就在他怀里失去了生命。

这巨大的落差,让他几乎崩溃。

“快!快叫救护车!救救我爸!”李明抱着父亲,声音嘶哑地向周围呼救。

银行大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06

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大堂经理反应过来,一边让人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试图安抚情绪激动、几乎要失控的李明。

“先生,您先冷静一下,我们已经叫救护车了!”

“冷静?我怎么冷静!我爸他……他刚刚还跟我说话,怎么突然就……”李明抱着父亲冰冷的身体,泪如雨下,语无伦次。

悔恨、痛苦、绝望,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后悔,他恨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把父亲折腾到银行来?

如果不是这样,父亲是不是就不会出事?

救护车很快就赶到了。

然而,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检查,结果却是令人心碎的——老李头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医生遗憾地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无力回天。

这个结果,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李明。

他瘫坐在地上,抱着父亲的遗体,嚎啕大哭,声音悲痛欲绝,闻者无不心酸。

“我爸死了……我爸被你们银行害死了!我要报警!我要告你们!”李明猛地抬起头,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银行的几个负责人,嘶吼道。

他觉得,是银行的刻板规定,是他们的不近人情,才逼得他不得不把重病的父亲抬到这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银行的负责人脸色也很难看,面对李明的指责,他急忙辩解:“先生,您父亲的去世我们深感遗憾,但这是一个意外。我们银行是按照规定办事,并没有任何过错。您把老人抬到这里来,本身就存在风险……”

“什么叫没过错?如果你们能通融一下,我爸用得着受这份罪吗?他能出事吗?”李明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

此时,银行大厅里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刚才李明抱着父亲痛哭的场景,以及现在和银行争执的对话,都落入了他们的眼中耳中。

人群中,开始传出一些窃窃私语:

“这人怎么回事啊?老人都这样了还折腾到银行来取钱?”

“是啊,看着就不太对劲,是不是为了钱啊?”

“我刚才好像听见他说赔偿款什么的,不会是……碰瓷吧?”一个尖细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显得格外刺耳。

“对啊,你看他爸刚死,他就嚷嚷着要银行负责,还说要报警,像是早就准备好的一样。”

“啧啧,真是人心不古,为了钱连亲爹都利用,这种不孝子!”

这些议论声,像一把把淬毒的刀子,狠狠地扎在李明的心上。

他刚刚经历了丧父之痛,转眼间,却又被无端指责为“碰瓷”、“不孝子”。

“你们胡说八道什么!”李明猛地站起身,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冲着人群怒吼,“我爸是出了车祸,这是医院的救命钱!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污蔑我!”

他的愤怒和悲痛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脸涨得通红,青筋暴起。

然而,他的辩解在先入为主的猜测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反而有些人因为他的激动反应,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判断。

“你看他,急了急了!”

“没做亏心事,干嘛这么激动?”

李明气得浑身发抖。

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张张冷漠、猜疑、甚至带着鄙夷的面孔。

他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和无助。

“好,好!你们都这么看我是吧?我报警!我让警察来查清楚!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的责任!”李明掏出手机,手指因为愤怒而颤抖着,按下了110。

07

警笛声由远及近,很快,几名警察走进了银行大厅。

他们迅速拉起了警戒线,疏散了围观的人群,并开始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

李明双眼通红,情绪依旧激动,他向警察哭诉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从父亲车祸住院,到赔偿款到位,再到银行拒不通融,以及他被迫将父亲抬到银行,最终父亲在取款后不幸离世的整个过程。

他强烈要求追究银行的责任。

银行方面自然也派出了负责人与警方沟通,他们坚称银行是按章办事,没有任何违规操作,老人的死亡是一个不幸的意外,与银行无关。

现场一片混乱,双方各执一词。

为了查明真相,警方提出要调阅银行的监控录像。

这是最直接、最客观的证据。

银行方面表示配合。

很快,技术人员将事发时段的监控录像调取了出来。

由于涉及到案件调查,警方只允许核心相关人员——李明、银行的几位负责人以及办案民警——一同进入监控室查看。

监控画面清晰地记录了从李明等人抬着老李头进入银行,到办理业务,再到老人突然倒下,以及之后发生的一切。

画面一帧一帧地播放着。

当看到自己和表哥等人吃力地将父亲抬进银行,父亲脸上因痛苦而扭曲的表情在屏幕上一闪而过时,李明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当看到父亲在柜台前,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是”字,并颤抖着按下手印时,李明的眼泪再次汹涌而出。

然而,当监控画面播放到某一特定片段时

一个之前所有人都未曾注意到的细节,通过镜头的角度清晰地呈现出来时

李明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一般,猛地僵住了。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血色褪尽,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他双腿一软,猛地跪倒在地,朝着监控画面中父亲最后的身影,朝着冰冷的地面,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爸……我对不起您!我对不起您啊!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