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不是热门项目,说白了,大部分球迷甚至连比赛规则都要现查,平时要不是奥运会或者大赛带个节奏,谁会真去关注女子链球的成绩榜,但偏偏就是在这样一个“边缘领域,苏州昆山的赵杰又一次刷屏了,德国赛场上76.60米直接夺冠,顺手把自己前不久刚刷过的75.48米PB又推高了一大截,这一下,亚洲历史第三的位置继续稳坐,甚至离前面两位老大姐的纪录也没那么遥不可及了,别说,这种持续进步的状态,放在任何田径项目都够让人眼馋

问题来了,赵杰到底凭什么能在短短几年里完成飞跃,天赋固然重要,系统训练的加持也不可忽视,但最让人关注的是她的心态和比赛气质,这姑娘不是那种一到大场面就“摆烂的性格,反而是遇强则强,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的典型,回想下去年巴黎奥运会,很多人原本对中国女子链球的预期就是“保进决赛就行,结果赵杰愣是在铜牌争夺战里咬住了机会,74.27米直接锁定领奖台,这波操作,说是逆袭都不过分

外部环境其实也没那么友好,别看江苏田径这几年人才辈出,链球一直没什么“流量,资源倾斜和关注度都有限,赵杰能一路从昆山市体校、再到“八一队、最后进江苏省田径队,说白了,每一步都得自己扛着压力走出来,2015年才入行,2018年注册,2019年才算真正进国家队序列,能在2023年拿下亚锦赛冠军、亚运银牌,再到世锦赛决赛轮,基本每个阶段都在刷新自己的“成就解锁,这背后的自驱力是真的让人服气

当然,成绩单再漂亮,链球这个圈子还是挺“冷的,很多网友都调侃,田径场上的“冷门王,但你仔细看赵杰赛场的表现,绝不是那种靠运气蹭热度的选手,每一次出手都极有章法,动作细节收得住、爆发力拉得满,尤其是转体和发力点,节奏感极强,这不是天生的,是长期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中磨出来的“肌肉记忆,你说巧不巧,她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靠硬实力堆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便提一句,亚洲女子链球的天花板其实并不算高,历史上能投到76米线的屈指可数,赵杰这次76.60米,已经把自己和顶级选手的差距越拉越小,未来有没有可能冲击亚洲纪录,说实话,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这姑娘才刚过二十出头,动作稳定性和心理素质都在往上走,竞技状态肉眼可见的“在线,就看接下来备战能不能再出点新花样了

说回比赛本身,这次德国链球赛虽然不是顶级大赛,但A组决赛的竞争强度摆在那,欧洲选手一向以强硬著称,赵杰能在这种环境下稳定输出,说明她不仅仅是“国内一霸,国际赛场上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出国比赛的难度和压力都在上升,能适应各种场地和对手,说明这批中国田径新星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在进化

当然,吐槽归吐槽,链球项目能火多久还是未知数,毕竟观赏性和话题度都不如短跑、跳远那种“爆点项目,但赵杰的出现多少给了大家点新鲜感,你说她是“苏州骄傲没毛病,可更重要的是,她证明了“小众项目也能掀起大风浪,关键还是看有没有人愿意把这条路走到底,别总想着靠偶尔爆冷吸眼球,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才是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结果,这波76.60米的夺冠,除了给自己加分,也给中国田径链球项目打了一剂强心针,后面还有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赵杰这状态,谁敢说她就不能更进一步,历史从来都是被敢于突破的人改写的,目前来看,赵杰就是那个有可能把亚洲女子链球带到新高度的人

最后,球迷们的期待值也别太低,别总觉得“链球离我们太远,其实每一次突破,背后都是中国田径在全球范围“对喷出来的存在感,赵杰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昙花一现,接下来就看她能不能趁热打铁,把亚洲纪录甚至更高的目标收入囊中,链球这事儿,咱们还真得持续关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