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专职顺风车比跑网约车更赚钱?这个问题最近在司机群里吵翻了天。
上个月以前队里一起跑车的车友,刚把网约车换成顺风车,拉着我聊了半宿:"哥,我现在每天跑三小时赚得比之前八小时还多!"可话刚说出去,同样跑车的老叔王哥就甩来一句:"我跑了半年顺风车,上个月才挣五千多,这账怎么算?"

要论顺风车和网约车的区别,得先扒拉扒拉两者的饭碗本质。网约车像工厂流水线,司机得盯着平台派单,从早高峰到深夜十二点,系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新手入行,在跑完保护期之后,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况下,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每天上线十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除去充电吃饭,净赚不到六千块,油车换成电车后稍好些,但平台抽成像钝刀子割肉,每单都要扣掉25%。
顺风车倒是更像个菜市场,乘客下单写好出发地和目的地,像不像以前在路上吆喝着坐车的人?司机瞅着顺路就接单。最主要的是事儿少,时间比网约车也要更自由。甚至还有专职司机专门蹲居民区、写字楼等地段,那些打车的小年轻,基本上车就睡,下车时直接付账。

会联络关系的,甚至会在手机里存上百个常客电话,有人要用车就知会一声,还省去了走线上抽成的钱,活像社区团购团长维护客户关系。好处就是一来二去熟络了,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小惊喜。比如有些大方的乘客,会随手给顺带瓶水,或者是塞点什么吃的,路上还能聊聊天。
不过这行当水也深,稍不留神就要倒贴。顺风车平台多数规则都没那么严格,所以契约精神不强,随意取消订单的事儿很常见。我之前就栽了跟头,大雪天等了三小时拼到两单,算上油钱倒贴二百多。
更糟心的是现在对于顺风车的接单限制越来越多了,上个月开始要求顺风车司机每天接单不能超过四次,美其名曰"保障安全",实则压缩司机选择空间。一些专职司机不得不另想办法,比如说白天跑顺风车,晚上兼职代驾,两头忙活。

说到底,两种活计就像豆浆油条配煎饼果子——看着相似,吃法各异。年轻人图个自在选顺风车,熬得住寂寞的专职司机还是网约车稳当。最近听阿强说又要换电车,说是某品牌推出顺风车专属套餐,每月充电费能省出两顿火锅钱。至于这买卖到底划不划算?估计得等他跑满十万公里才能算清这本经济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