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美中在伦敦会谈后达成贸易框架协议,特朗普称协议很棒。协议包括中国供美稀土、美保障中国学生留学。55%对华关税已敲定不变,未来谈判将聚焦非关税措施。伦敦会谈后已有中国企业获得稀土对美出口许可证,但设定6个月期限。未来贸易谈判能否顺利,避免贸易战反复,取决于双方互信。

伦敦会谈之后,美国与中国达成了如何落实日内瓦共识的贸易框架协议。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1日晚间表示,两国达成了一项很棒的协议,让他非常满意。
特朗普当天在他的“真实社群”平台上也发帖强调美国与中国的协议完成了,只等他和中国领导人的最终批准。他在另一篇帖子中写道:“我会和中国领导人密切合作,让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更加开放” 。

特朗普也首次透露了美中贸易框架的一些具体细节,大体上是:
1,中方将向美国供应所有的磁体和其他必要的稀土;
2,美国也会按照协议保障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留学;
3,美国对中国5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10%的关税不再改变。
在特朗普发帖引起外界质疑后,白宫官员解释说,特朗普所指的55%是多项关税的加总,包含特朗普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的10%基准“对等关税”;以打击芬太尼流入美国为名目,而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进口商品征收的20%关税; 以及特朗普第一届总统任期内发动的第一次贸易战对中国征收的25%关税。

同一天,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也表示,美国对中国的55%关税已经敲定,不会再变。
因此,今后中美之间的有关贸易谈判或沟通,将主要着眼于非关税措施,这也是双方在伦敦达成美中贸易框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些具体内容及实施的细节。
但特朗普现阶段并未彻底说明美方在非关税措施中,已做出或将做出哪些让步。

中国官方和媒体也尚未公开确认两边究竟谈成什么具体内容。 6月10日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在伦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进行深入交流,针对落实两国领袖通话及日内瓦共识,“达成了框架”,并希望伦敦会谈进展“有利于中美之间进一步增进信任”。
美联社指出,特朗普口中“完成的协议”,事实上可能尚未达到“协议”的程度,而只是为未来更实质谈判铺路的“框架”。

6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席国会听证会,对于美中之间能否达成更广泛的协议,抱持谨慎态度,认为这还需要更长的过程。 他表示,如果中国能够证明自身是“贸易谈判的可靠伙伴”,双方就有可能重新平衡贸易关系。
针对各界关心美国是否会以“松绑芯片出口管制”来换取中国“恢复稀土出口许可”,贝森特回应,美方不会为了中国稀土而放宽对高科技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管制。他说:“芯片和稀土之间不存在交换条件” 。
贝森特在国会做上述解释之前,与贝森特一起参与伦敦贸易谈判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美国将考虑取消近期新增的出口管制,但并未说明细节。而在第一轮日内瓦中美贸易谈判后,美国新增的关税措施,的确与芯片无关,主要是暂停对华出口芯片设计软件EDA、核电零部件和技术、撤销关键领域的中国留学生签证、暂停航空发动机技术出口、暂停乙烷出口等。

伦敦会谈之后,江西金力永磁公司宣布已获得向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出口磁材、组件及马达转子等稀土产品的许可,此消息被视为中方同意恢复稀土出口、向美国释出贸易战缓和的信号。
随后,《华尔街日报》报道则称,中国把对美的稀土出口许可设下了6个月的期限,作为面对美国的筹码,也对美国的产业界带来不确定性。
今年5月,中美两国曾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同意在8月10日前的90天内,暂时下调关税。然而,过去几周以来,该会谈共识几乎濒临破裂:美国指控中方未依协议全面取消对稀土的出口管制,但中方称未曾同意此事。此后,美国撤销关键领域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对芯片设计软件施加新的出口管制等议题,也让两国关系再受冲击。

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扰乱了全球市场,引发了主要港口的拥堵和混乱,并使全球企业损失了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和更高的成本。
希望接下来中美在非关税工具的取消方面能够进展顺利,并不再反复。毕竟企业可预期的经营比利用贸易工具进行互相伤害毫无收获的外交博弈更重要。
特朗普,“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适可而止吧!
【作者:徐三郎】
热门跟贴